“爆竹一声旧岁除”。放爆竹,迎新春,这种习俗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我国最早的爆竹并不是用火药做的,而是带节的竹竿。竹竿点燃后竹筒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迫使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因此,古人称它“爆竹”,唐代人称为“爆竿”。
古代人燃放爆竹,最早是为了吓退猛兽恶鬼。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人为了祈望一年的吉利,元旦那天,要“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也就是年年春节放爆竹的由来。
用火药爆竹代替竹竿,是火药发明以后的事。
我国是发明火药的国家。从宋代开始,我国用卷制纸张包裹火药的火药爆竹已经流行。当时的火药爆竹称“鞭炮”、“爆仗”。“鞭炮”是把一个个的小型爆竹用药线串成长鞭的样子一起放,“一□(点燃)连百余不绝”。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临安的“爆仗”花样已经很多,有的做成瓜果的样子,有的做成各种人物形状,很受人们喜爱。
烟花的兴起和“鞭炮”同时,最早称“烟火”。“烟火”的基本作法是在纸或泥做的外壳里填装可以发生烟火的火药,点燃后喷射各种颜色的火焰、火花或幻化各种景象。据《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盛录》等书记载,南宋时烟火已经有空中大烟火和平地小烟火之分。每逢元夕,宫中要放大烟火“百余架”(大烟火搭架放演),而那些民间的后生小子则到霍山之侧,“放五色烟火,放爆竹”。大烟火五彩缤纷,多是用药线编排成楼阁、亭台、人物、花鸟等形象,每一点燃,幻光化彩、灿烂辉煌;小烟火多是在纸筒中装火药,除了能放射火焰,还能在地上盘旋游动。传说宋理宗和太后在宫中看烟火,一个“地老鼠”盘旋着直冲太后座下,太后吓得赶紧跑了。于此也可看出南宋时烟花之盛。
明清两代,爆竹烟花极为流行。“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新年春节,婚丧嫁娶,无论贫富,都要燃放爆竹烟花。明清爆竹烟花的花色品种远远超过宋元,制作技术也日益精巧。明代放烟火俗称“放盒子”。因为当时烟火多是把药线烟火编排好后放入盒子里,搭架燃放。反映明代生活的小说《金瓶梅》中有一幅放烟花的插图,这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放烟火图(图30)。图中放烟火的木架高耸,上面挂满各式各样的烟火爆竹,正在燃放、变幻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周围的观众仰首观看,这是明代烟花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该书中对西门庆拦门放烟火是这样描写的:
一丈五高花桩,四周下山棚热闹。最高处,一只仙鹤,口里衔着一封丹书,乃是一枝起火(起花)。一道寒光,直钻透斗牛边。然后,正当中一个西瓜炮迸开,……觱〔bi必〕剥剥万个轰雷皆透彻。彩莲舫,赛月明,一个赶一个……;紫葡萄,万架千株……。霸王鞭,到处响亮;地老鼠,串绕人衣。琼盏玉台,端的旋转得好看;银蛾金蝉,施逞巧妙难移。八仙捧寿,各显神通;七圣降妖,通身是火。黄烟儿、绿烟儿、氤氲〔yinyun因晕〕笼罩万堆霞;紧吐莲,慢吐莲,灿烂争开十段锦。一丈菊与烟兰相对,火梨花共落地桃争春。楼台殿阁……村坊社鼓……货郎担儿……鲍老车儿……五鬼闹判……十面埋伏……总然费却万般心,只落得火灭烟消成煨〔wei危〕尽。
(《金瓶梅》第四十二回“逞豪华门前放烟火,赏元宵楼上醉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