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雕刻艺术非常悠久的国家,很久以前,我国古代的工匠就把他们精湛的雕刻艺术运用在宫殿、园林、佛寺的建筑上,为我国古代宏伟的建筑群增添了奇丽无比的装饰效果,这是中国艺术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事。
同样,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的砖雕、木雕、石雕,也给中国古代民居带来了艺术的协调和和谐,而且这种协调和谐更带有民族的精神,更富于生活的特色。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本来就是从民间发源的,它本来就具有各式各样的地方风格和地方色彩。
可惜,唐宋以前的民居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了,我们只能从明清以后保存下来的一些民居了解中国民间雕刻的特点。
我国古代对王公百官和庶民宅第建筑的等级界限规定极严。民宅建筑不许用斗拱,不许装饰彩色,不许超过三间五架,不许在布局和规模上僭〔jian见〕越官宅宫殿,只能用砖、木、石等普通原料在建筑的某些部位进行装饰。这就决定了我国古代民居只能从紧凑中求舒适、从质朴中体现华丽的特点,重点对某些部位的普通建筑材料进行装饰,从整体上加强建筑和环境美。
民用砖雕、木雕、石雕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对建筑进行装饰的。
砖雕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