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间工艺 >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灯彩,又名花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古代,每逢元宵(正月十五日),人们乘着新年的余兴,在街头巷尾挂起各式各样的灯彩,踏月观灯,气氛显得格外热烈,格外红火!

  灯彩是伴随着民间风俗、民间艺术的发展而流行的。

  我国汉代宫中已有正月十五“垒灯为山”的习俗。传说公元179年,周勃、陈平平诸吕,兴复汉室,辅佐文帝登基,那一天是正月十五,所以汉文帝规定每年正月十五要举行纪念活动。正月十五古称“上元”,“宵”是晚上。佛教传入中国后,每年正月十五即“元宵”要“燃灯表佛”,弘扬佛法。后来,中国和印度的风俗逐渐融合,元宵放灯,也就成为我国城乡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

  隋唐的时候,元宵放灯已成为城乡士庶的娱乐活动而不再有敬神礼佛的内容。唐代把上元(正月十五)定为灯节,以后又改为自上元“放夜”(放花灯)三天。“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样,每年灯节就成了人们欢乐的节日。

  据文献记载,隋唐时候的灯彩,名目已非常繁多。除了龙灯、鱼灯、灯影等,还有很多大型豪华的制作。张鷟〔zhuo浊〕《朝野佥载》等记载,唐睿宗时,长安安福门外作了一个巨轮灯,高达20丈,上边缠绕五颜六色的绸缎,燃灯五万盏,如同霞光万道的花树。唐玄宗时尚方都匠毛顺元宵节在上阳宫设计了一座“灯楼”,高150丈,广达20间,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灯上画着龙凤虎豹,栩栩如生,非常壮观!

  到了宋代,元宵灯彩的制作工艺又有发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当时开封春节之前几个月,就开始搭山棚做准备。开封制作的“灯山”,点燃之后,万灯齐明。灯上的菩萨,手臂还能活动自如。殿前的龙灯,用草扎结,布幔包围,暗置灯烛万盏,远望如双龙飞走。至于南宋的“小鳌山”(灯山之一种,灯彩叠成山状,形如神话传说中之巨鳌,故名鳌山)、“琉璃灯山”等,更是精巧别致,辉煌璀璨。

  上面说的是宫廷制作的灯彩。

  民间的灯彩,花样也很多。宋代周密所撰《乾淳岁时记》记载,民间正月十五是赏灯日,之前各街市都要预先制作或到“灯市”去买。当时民间的灯品主要有“万眼灯”、“白玉灯”、“无骨灯”、“五彩羊皮灯”、“丝灯”、“走马灯”、“[shen审](鱼脑骨)灯”、“珠子灯”、“罗帛灯”、“细竹丝灯”等。这些灯彩,或贴剪纸,或画人物、山水、鸟虫,或写诗词,或隐藏隐语浑语(灯谜),制作十分精致。

  明代,民间灯彩更为发展。传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元宵节,曾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日。金陵城内盛搭彩楼,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只,极为壮观。明成祖迁都北京,在东华门辟二里长灯市,从正月初八到十七日放灯,烟火照耀通宵,鼓乐杂耍喧闹达旦。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明代杭州“腊后春前”,从寿安坊到众安桥,全是灯市。灯市上的灯彩,有老子、美人、钟馗打鬼、刘海戏金蟾的人物灯,有栀子、葡萄、杨梅、桔柿的花果灯,有鹿、鹤、鱼、虾的禽虫灯,有琉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罩等奇巧灯,富家豪门制灯则用料丝、彩珠、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等,五光十色,争奇斗艳。《金瓶梅》小说中有一段观灯的描述则更生动:

  那灯市中人烟凑集,十分热闹……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有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判官灯,钟馗与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女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

  这么多名目的灯,可见当时民间制灯之盛!

  清代灯彩在明代工艺的基础之上又有发展。据《燕京岁时记》等载,当时的北京,“每到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东四、地安门、正阳门等处,各色纱灯、玻璃灯、明角灯形状各异,上面画着古今故事,使人流连忘返;冰灯、盒子灯等,望之如水晶火树,照得夜晚如同白昼。清朝是满族入关后建立的全国政权,满族原居东北黑龙江一带,有制作冰灯的风俗。他们入关后,把冰灯传入北京,“结冰为器,裁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这是以前中原和南方少见的特色。

  灯彩一般是各地民间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等制作,并根据各地的风俗习尚、爱好进行加工,因此很有地方特点。我国古代各地著名的灯彩大体可分成两类:

  一类是肖形灯,这是全国各地都时兴的玩具灯。它以竹、木或金属丝编扎骨架,外面糊纸或丝绸,制成各种动物或器物的形状,中心点燃蜡烛,很受人们喜爱。肖形灯依其形态可分为动物(如兔子灯、狮子灯、羊灯、鱼灯、雁灯、鸳鸯灯)、人物(戏曲人物、历史人物、仕女)、亭台楼阁、花卉(如莲花、栀子)、瓜果、花篮、绣球等。有些传说中的动物、人物如龙、凤、麒麟、孙悟空、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等也经常是肖形灯的主题。

  肖形灯中有一种不装骨架的小红灯,俗称无骨灯或脱胎灯笼,轻巧灵便,是元宵佳节儿童的爱物。有的肖形灯在下面安装木轮,以绳牵系,如车行走,称“车灯”,也是很受人欢迎的玩具灯。

  还有一类是走马灯。走马灯以秫秸或竹条扎成方形灯架,中间安立轴,轴上端安装风轮,轴身以细铁丝悬插纸人纸马,下部点蜡烛,烛火使空气受热上升,推动风轮转动,即带动轴上悬插的纸人纸马奔驰转动,故称“走马”灯。走马灯宋代已出现,称“马骑灯”。宋元文献中有不少咏走马灯的诗,说明古代灯节中走马灯是非常令人瞩目的一类。走马灯内容多是表现战争的题材,“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宵驰赤壁兵”,这与走马灯的特点有关。

  除了肖形灯、走马灯,流行各地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灯、纱灯。北京地区还特别流行曾经作为皇宫彩灯的宫灯。宫灯是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作框架,外镶玻璃、纱绢等制作的皇宫用灯。清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逐渐崩溃,宫灯制作技术流入民间,成为具有地方色彩的北京灯彩。

  我国生产灯彩的地区很多,其著名者如:

  江苏苏州的苏州灯彩,自宋以来即以“罗灯”闻名天下,明清以其构造精巧、装饰华丽,誉为“苏灯”。“苏灯”是剪纸、装扎、糊裱工艺的巧妙结合,花样出奇,灯画工巧,花样繁多,其中,走马灯最能体现这种特色。

  浙江硖[xia侠]石的灯彩,南宋时即享有盛名,以“小件”走马灯、虎豹走兽灯、飞鸟灯和“大件”亭台楼阁灯、宝塔灯为主,“联珠伞灯”最为奇特。

  福建泉州的泉州灯彩,始于宋而盛于明清。“月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以莲花灯、钱鼓灯、骰仔灯、料丝灯及用脚踢之能在地面滚动而火光不灭的“千秋火”最有特色。

  广东佛山的佛山灯彩,当地称“秋色”。明清后盛行茶灯、树灯、八角灯及鱼、虾、蟾蜍一类的像形灯,有“纸马火龙”的特点。

  潮州灯彩以表现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的完整情节著名。当地出产的“百屏灯”,“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玩耍,吕布气得手捶胸,二屏秦琼倒铜旗,三屏李素射金钱”,从《三国演义》到《水泊梁山》,内容连贯,形式多样。人物以竹作骨架,绸作衣服,面部以通草片彩绘,灯光人影,绰约动人。

  上海松江的松江灯彩,以刻纸夹纱灯最有名,明代即已盛行。江苏南京和南通的造型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大灯一人多高,小灯形似蜜蜂,制作十分精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