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有着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先民利用这些资源,用他们的巧手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工艺性很强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编结和编织的生活用具在我国传统的工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编结,就是用线、绳编织出各种花样的网袋或饰物,古代俗称“绛子”或“络子”。关于我国古代的编结技术,古代的记载不多,传说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很注意民间的编织技术,曾在《废艺斋集稿》中专门讲解了当时的编织工艺,可惜这本书我们现在见不到了。不过,他写的《红楼梦》里还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如该书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就记载来自民间的丫环莺儿学得一手线编的好手艺,她能编“一柱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眼、梅花、柳叶”等多种花样的“络子”,可见当时民间的编结技术花样非常多。除了这些线编,民间的绳编艺术花样也很多,仅就衣服钮扣而言,就有“盘长(肠)”、“八吉(结)”、“百吉(结)”等多种称呼。这些称呼,不仅从形状上描绘出它盘结回绕的优美造型,也从谐音上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