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代以“九”为“阳”,因而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称“九九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但其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其后至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重阳节日的起源,人们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与古人秋收后祭祀火神和天帝神灵有关。人们在这天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饮菊酒”等风俗。
在江西,相传这天是九皇菩萨的生日,故又名“九皇节”,民间有吃九皇斋的习俗,每家做米糕、糖糕、咸糕祝贺,称为“重阳糕”,以及酿米酒,称为“重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