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意思?《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应该举行活动来庆贺,由此逐渐演变成了节日。
“重阳”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期,据曹王《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醒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那时候在重阳节,人们就要赏菊、饮酒了。到唐朝,重阳节成为了正式节日,并且普及开来,无论王公贵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