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重阳节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重阳节是个道教色彩浓厚的民俗节日。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称“重九”。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普及者则为“桓景避难”之说,典出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东汉时,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拜仙人费长房为师,从其游学修道。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今年九月初九,你家里将有大灾降临。”桓景求其解脱之法,费长房教他,可用绛色小布口袋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登山,饮菊花酒,便可逢凶化吉。桓景赶忙回到家里,于九月初九这天,率全家佩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向晚回家,看见家养的牛、羊、鸡、狗都已暴死,深感庆幸。此后,人们每逢九月初九日,都学桓景举家出游,登高野餐,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相沿成习。

  可见重阳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日子,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此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相交,便会产生一种不正之气。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

  其实,重阳节的形成,要比“桓景避难”之说早得多。

  远在战国时代已有重阳之名,也有登高和饮菊花酒的记载。但是否就是后来的重阳节,不可详考。根据古籍记载,至迟在西汉时重阳节已成了固定的节日。椐《西京杂记》载,汉高祖的宠妃戚夫人有一侍儿名贾佩兰,在宫中时,每逢九月九日,便“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花)酒”。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有:佩茱萸、登高、饮酒、赋诗、射箭、赏菊、吃糕、妇女休息、请老师吃饭等。

佩茱萸

  保德重阳节传统习俗,重茱萸,《辞海》解释说,“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古代风俗,阴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佩茱萸囊以去邪避恶。”《唐诗三百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解释说,“俗于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言避邪恶。”

  药用茱萸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一种是吴茱萸。山茱萸气平,味酸,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吴茱萸气温,味辛,温中下气,止痛,主温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咳逆寒热。

  古人所佩之茱萸究竟是那种药物不得而知,但二者对照应该是吴茱萸,因为吴茱萸同木香、藿香、砂仁组方,治中恶腹痛,辟恶气。又枝叶也可入药,所以佩花囊和插药枝,其功用是一致的。可是王维是山西太原人,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得是山西风俗,而山西产山茱萸而不产吴茱萸,插头的很可能是山里随便采的山茱萸枝,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风俗也在变化,或许到了唐代,已不在乎佩茱萸的本来意义,而是应景随俗而已。

  在汉代,茱萸只是装在绛色布口袋内在手臂上佩戴,到了魏晋时期演化为“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令御初寒”。到了唐代,又采茱萸和菊花一起泡酒喝,甚至吃面时也要放茱萸,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就有“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句。汤饼就是现在的面片儿或面条。除此而外,还有看茱萸,杜甫《九日寓蓝田崔氏庄》就有“明年此会知谁过,醉把茱萸仔细看”句。由于古人如此看重茱萸,所以,重阳节也叫“茱萸节”或“茱萸会”。

登高

  保德重阳节传统习俗,重阳节登高习俗也始于西汉,《西京杂记》载:“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桓景避难”之说,又给重阳登高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其实,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秋高气爽,云淡山青,山花遍野,硕果累累,约几个亲朋好友,登高远眺,欣赏自然美景,不失为快事。所以,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登高胜迹。如“龙沙”、“湖山”、“戏马台”、“孙陵岗”都以重阳节游人登临处而载入典籍,并引出了许多美好故事。重阳登高不局限于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而是一项很普及的活动。《荆楚岁时记》就记载,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

饮酒

  重阳饮酒,别具一格,酒中配以菊花,名菊花酒。菊花凌霜不枯,傲寒而开,气味芬芳,是延年益寿的佳品。每当菊花花蕾含苞待放时,人们采集其花蕾、叶茎,杂以黍米酿制,即为菊花酒,待到次年九月九日,开坛取饮。

  菊花酒的另一种制作方法是直接泡制而成。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说,“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王缙在《九日作》中说,“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梦粱录》记载,宋代人每年重阳节都要“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以上这些都是说的这种泡制酒。

赋诗

  文人雅士重阳登高,心旷神怡,才思敏捷,美酒助兴,豪情满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把异乡游子在重阳节下怀乡思亲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古人渴望节日合家团员的一片至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这首重九《醉花荫》词把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缠绵悱恻伤离怨别之情,通过重阳赏菊咏出,成为千古绝唱。历史上吟咏重阳节的诗词真可谓汗牛充栋,这里只是择其一二。

射箭

  从南北朝到唐代,帝王官僚们除登高赋诗、筵宴欢乐之外,还有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和北周王褒《九日从驾》诗中都反映了这种内容。《唐会要》、《启颜录》也有类似记载。唐玄宗重阳射猎,还留下了一段神话故事。据《集异记》载:天宝十三年重阳日,唐玄宗游猎于沙苑,发现空中有一孤鹤,一箭射中,并未坠地,却带箭飞去。原来这鹤是四川青城山道士徐佐卿变的,回青城山后把箭留于壁上。不久“安史之乱”暴发,玄宗逃难往四川,一天,偶然到青城山道观游玩,见壁上有一箭,拔下一看,才是自己的御箭。心中十分诧异,一问道士,方知缘故。

赏菊

  菊花有花相之称,有人认为菊花是中国国花。她千姿百态的艳容使人倾慕,傲然刚强的气质令人折腰。仲秋重阳,芳菊绽开,为秋风萧瑟的园林里增添一番艳丽景色。历史上文人无人不赏菊、咏菊、赞菊,而且还簪菊。就连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曾咏菊铭志,写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的壮丽诗篇。在唐代简直是无菊不重阳,到了宋代,干脆把重阳节称之为“赏菊节”或“菊花节”了。

吃糕

  重阳节讲究吃糕,因“糕”与“高”同音,所以,重阳节又登高,又吃糕,取意步步登高。重阳吃糕,十分讲究,《梦粱录》云:“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丁,插小彩旗,名‘重阳糕’。”还有一种“狮蛮栗糕”更为精致复杂。清代所食为“花糕”,类似今天的“发糕”,而今则多食油炸糕。

妇女休息

  干宝《搜神记》记载了一则故事,淮南全椒县有一位丁氏女,嫁到谢家,常遭婆婆虐待,强迫干繁重家务。丁氏不堪忍受,在重阳节这天悬梁自尽。冤魂附在巫祝身上说:“为人妇者,长年累月作息不倦,九月重阳日,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了。”此后,每逢重阳日,便让妇女休息。娘家接女儿回去吃重阳糕。所以,明代将重阳节也称“女儿节”。

请老师吃饭

  九月九日也是古代的“教师节”,每逢此日,各村以学董带头,组织学生家长杀羊一只,以好酒大肉招待教书先生,同时商讨下一年的教书事宜,决定先生的去留。而今,学校教员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延续了在这天宴请老师的习俗。

历史典故

  重阳节是个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节日,因此而留下了不少典故。

孟嘉落帽

  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明帝的女婿桓温为征西大将军,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任参军,颇有才气,很受桓温赏识。有一年重阳,桓温大宴僚佐于龙山,众人饮酒赋诗,好不热闹。突然一阵风起,将孟嘉官帽吹落,孟嘉并未发觉,按照当时礼俗,官帽落地不觉,有伤大雅。趁孟嘉入厕之机,桓温暗令人取帽还孟嘉座上,并作诗嘲笑。孟嘉逞兴作文以答,由于他知识渊博,文词俊雅,语出四座皆惊。后人便把“孟嘉落帽”变成一个著名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所以,也称重阳节为“落帽之辰”。

陶公咏菊、白衣送酒

  据南朝宋人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正在赏菊,突然酒瘾大发,惆怅篱畔,猛然抬头见一白衣使者,载酒而来,原来是江州刺使王弘派来的送酒差使。陶渊明畅饮后吟出了《九日闲居》这首名诗。后人将“陶公咏菊”和“白衣送酒”变成两个文人喜好的典故。在李郢《重阳日》、王勃《九日》、李白《九日登山》等诗篇中都引用了这些典故。

  从前,许多人以为重阳节只是南方人过的节日,殊不知保德县也曾过此节日,乾隆版《保德州志·艺文》就有吟咏重阳节的诗赋,反映了重阳登高饮宴的情景。民谚也说“收不收,一颗糜子吃一秋,剩下半侧过个九月九”,说明过重阳节既普及又隆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广大城乡居民每年仍欢度重阳, 有的出行旅游,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参观菊展,陶醉在姹紫嫣红之中,有的饮酒食蟹,一饱口福。新定的“敬老节”又给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内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