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重阳节是个道教色彩浓厚的民俗节日。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称“重九”。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普及者则为“桓景避难”之说,典出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东汉时,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拜仙人费长房为师,从其游学修道。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今年九月初九,你家里将有大灾降临。”桓景求其解脱之法,费长房教他,可用绛色小布口袋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登山,饮菊花酒,便可逢凶化吉。桓景赶忙回到家里,于九月初九这天,率全家佩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向晚回家,看见家养的牛、羊、鸡、狗都已暴死,深感庆幸。此后,人们每逢九月初九日,都学桓景举家出游,登高野餐,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相沿成习。

  可见重阳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日子,阴阳五行学说认为,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