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乃萌芽于东汉后期,最初的的习俗是采菊,宫廷内饮宴,到三国初期,九月九日大致已成为一个较固定的节日。民间习俗赞美这个“日月并应”的九月九日(重阳),认为适宜于长久(求长寿),并设宴庆贺。
三国时魏国建都洛阳,也就是说,曹丕所记述的九月九日风俗就在今河南洛阳一带。不过后人说到重阳节的起源地,一般流行的说法是今河南省的上蔡县(上蔡在洛阳的东南方,两者相距近千里),因为据说当年恒景登山避祸所登的山就在上蔡县。
上文说过了,费长房的故事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其荒诞性足已证明它不是史实。这个说法自然颇受质疑。说法颇多,不详述。事实上,文献史籍并没有明确记载重阳节最先兴起于何地,更不可能有资料证明桓景全家登山就在上蔡县(一个神话故事,哪来的资料证明?难道有资料能证明爆出孙悟空的那块石头是在什么地方吗?)。不过有一点是可以大致肯定的,那就是重阳节的起源地当在今河南中原地域,而这一带正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一个民俗节日的形成,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同时逐渐向周围地区传播,接受的人越多,扩展的地域亦越大,节日习俗也随之逐渐发生演变。
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风俗的是三国(220—265)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
那时的习俗是“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种重阳求长寿的涵义与设宴享乐的习俗以后一直很流行。
三国后是西晋(265—316)、东晋(317—420)。晋人葛洪(283~363)假托西汉末年刘歆之名所撰《西京杂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东晋《搜神记》把它照抄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