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即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称“腊日”。浮梁人过年,实际上从这一天就开始了。“腊八”起源于“礻昔八”这是古代的礻昔祭。祭在夏代称为“清祀”,殷商曰“嘉平”,周代称“大礻昔”,秦代改称“腊”。古时候,每年农事完毕,人们就举行礻昔祭,其对象是农神、百谷种子、田间道路与草棚、猫、虎、堤坝、水沟、昆虫等在一年中对农事耕耘尽了力的偶像,如猫、虎吃了田鼠,保护了庄稼;堤坝、水沟保住田地不渍水等等。祭祀时,女巫化装成猫、虎、虫、农神等,居于主位享受祭祀,因为礻昔祭共祭八位神祇,故名“礻昔八”。到了秦人改“礻昔八”为“腊八”,又因为秦代当时以十二月为“腊月”,于是确定“腊八节”为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才正式固定下来。
到南北朝时,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以此来迎接新春的到来。古代腊月初八,浮梁各地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制法是先将大麦、白云豆、赤小豆、绿豆等洗净煮成半熟,然后加进稻米、小米、黄米熬成粥,吃时加糖,并拌和预先煮熟的红枣、栗子等。有钱人家和更讲究的,粥内还加莲子、薏米、菱角米、白果、桂圆等,做到集豆米果品三大成。“腊八粥”不仅清香甜美,还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成为人们喜欢的食物。
据有关资料介绍,腊八粥来自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见众生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等八苦所煎熬逼迫,毅然舍弃王位而遍游名山大川,访问贤明,寻求人生的真谛。一天,他来到比哈乐邦的尼连河附近,因劳累饥饿过度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见了,便把身上带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泉水煮熬成粥,释迦牟尼吃了,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到这天,人们为不忘释迦牟尼成道前所受的苦难,以喝腊八粥作为纪念,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浮梁还流传着另一个关于“腊八粥”的故事。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经常挨饿。一天,他在一间小屋里发现了一个老鼠洞,想从中找出点什么充饥,便伸手掏了下去,挖到深处,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小粮仓”,有大米、玉米、豆子、小麦等东西。于是,他把这些粮食煮成一锅粥,吃时感到十分香甜。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每天山珍海味,吃得厌了,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他忽然想起旧事,于是传命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食,结果吃后大悦,因此便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浮梁人经过春夏秋的劳作,该收的已经收完,该种的已经播下,时至腊月,已经进入冬闲,剩下来的个把月时间,部分人在进行冬耕,把板田翻过来,以增加土壤肥力和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多数人则上山砍柴、烧炭,做过年的准备。一到腊八,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俗称“打扬尘”。他(她)们采来竹枝,扎成扫把,安上长柄,把正屋、陪屋的楼上楼下、边边角角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抹厨揩凳,清盘洗碗换水缸,又把屋前屋后的水沟打扫得无一杂物。接着又把砍来的柴火锯好劈好码放在厨房内或屋檐下。这一切做完后,整个村庄便整洁亮丽了很多,一改平时邋邋遢遢和杂乱无章的旧面貌。浮梁人腊八打扬尘是一次无须动员的集体行动,这一良好的传统习俗延续下来已有很长的历史,它告诉人们,从这一天开始,就已在做过年的准备并以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