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腊八节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在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很多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有两个。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监牢里受苦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日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据说腊人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合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的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节的习俗还有吃冰、腌制腊八蒜等。吃冰是指在腊八前一天,人们用钢弦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取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都不会肚子疼。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香味浓郁,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