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24节气 >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06-0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中国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小暑名片

  • 中文名小暑
  • 外文名Slight Heat
  • 代表寓意天气开始炎热
  • 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
  • 季    节夏季
  • 时    间一般为每年7月6至7或8日
  •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05°
  • 前一节气夏至
  • 后一节气大暑
  • 风俗活动天贶节
  • 风俗饮食食新(南方)、吃饺子(北方)
  • 农事活动采取抗旱、防洪措施
  • 养    生劳逸结合,保护阳气
  • 三    候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 属    性二十四节气的六月节令

节气简介

小暑 小暑
小暑,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公历7月06-08日交节。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灼热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从小暑开始,人们做好了迎接酷暑的准备。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时至小暑,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中国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就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小暑,六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小暑
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
鹰始鸷【《礼记》作鹰乃学习】。鸷,凶猛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由小暑时节开始,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