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流传源远流长,因而我们的茶文化也非常丰富。除了吃、喝、药用外,茶在中国的文化中还形成了一定的习俗,用来做聘礼寓意美好祝福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时候有以茶为聘礼的习俗?
我能接触到的最早的以茶为聘礼的文献是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章。说男女两家定好婚礼后,男方下财礼,确定婚礼之日。在婚礼前一天,女方家到男方家挂账铺房,有“女家亲人有茶酒利市之类。”也就是说,那时候茶礼是女方家给男方家的回礼。
这事到南宋发生了变化。在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二十《嫁娶》中出现了男方送的聘礼也有茶的记载:“……若丰富之家,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缎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女方接礼后,需要当日就回礼:“……以紫罗及颜色缎匹,珠翠须掠,皂罗巾缎,金玉帕,七宝巾环,箧帕鞋袜女工答之。更以元送茶饼果物,以四方回送羊酒,亦以一半回之,……”这时男女双方的礼中均出现了茶,或许和茶的进一步发展有关。
为什么那时候开始有以茶为聘礼的习俗?
从政治和社会风气的角度。《宋史》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嘉礼》六载:“诸王纳妃,宋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即古之纳采。)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彩四十匹。定礼,羊、酒、彩各加十,茗百斤,头{须巾}巾段、绫、绢三十匹……”这里的茗,就是指茶。
和现代一样,上流社会流行什么,民间也会跟风。但是,民间没有那么多钱(那时茶叶还是非常贵的,只有贵族士大夫当官的能喝得起),搞不得像王爷那样的规格。怎么办?从简呗,有个形式就好了。
从寓意的角度。当时的茶事著作,认为茶树一种下了就不能移植,移植了就不能存活。同时,茶树一种下了,必定会开花结果(生子),因而把在婚礼上用茶,作为“专一、从一而终、早生贵子”的祝福和寓意。
现在还有以茶为聘礼的习俗吗?
现在,在云南、贵州、西藏还有部分民族会有类似的茶俗。
1.云南的拉祜族男方去女方家求婚时,必须带一包茶叶,两只茶罐及两套茶具。女方则根据男方送来的“求婚茶”质量的优劣,判断男方劳动本领的高低。
2.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举行婚礼的当天,男方拍一对夫妇来接亲,女方则派一队夫妇来送亲。女方父母给女儿的嫁妆中有茶树,竹蓬,铁锅等。不论贫富,在给女儿的嫁妆中,茶树是必不能少的。
3.云南独龙族在提亲时有“说茶”的风俗,男方请一个本地有威望的已婚男子去女方家说亲。由媒人遭火塘边为大家泡茶,若在谈论的过程中女方家人喝光了茶水,说明亲事成了,如果说到深夜,茶水还是没人动,表明女方没有被人说动。
4.贵州侗族,若姑娘不愿意父母包办婚姻,可以用退茶的方式退婚。她悄悄包好一包茶叶,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亲自送到男方家中,对男方父母说“舅舅舅娘,我没有福分来服侍两位老人家,请另找好媳妇吧!”然后把茶叶放在堂屋桌子上,然后离开,此亲事就这样退掉。
5.辽宁,内蒙古一带的撒拉族,男方要派媒人向女方家送“订婚茶”,订婚茶一般是2千克,分成两包,另外还要加一对耳坠以及其他礼品。
藏族人把茶叶当做是珍贵的礼品。结婚时主人必须熬出大量色泽红艳的酥油茶来招待宾客,并且由新娘亲自斟茶,以此象征幸福美满、恩爱情深。
汉族地区类似习惯则存留较少,江苏吴州地区的“三道茶”可以认为是聘茶,但是其过程用茶较少,至多是种象征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