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辟邪、祈福脱胎而来的年画,已经伴随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现代化中国向农耕社会告别,年画传统也日渐式微。然而,它所承载的那些普通中国人曾经拥有的精神世界,却凝结着宝贵的文化财富。
杨柳青木版彩绘年画是幸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杨柳青年画是最早被抢救的民间艺术之一,数以千计的老版、旧样在与时间竞争的抢救性保护中得以幸存,同时,也躲过了十年“文革”浩劫。新时期,手绘技艺、精致风格,让部分杨柳青年画以“时尚”的方式再度进入现代生活。据初步统计,每年杨柳青年画的销量在10万张以上。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
杨柳青年画是以木版套印与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而成。要制作一幅年画,首先创作画稿,然后按画稿勾描于木版上,再按照画稿内容进行刻版。杨柳青年画因为是“套印”,故而,一幅画上应大体有几种主要颜色。
然后再按照1种颜色刻1个版,先后将这1幅图刻出几个版。再往版上刷色,将画纸扣在上面,用棕刷将版上的颜色拓印于纸上,再揭下来,改换另一版,刷上另一种颜色,再将那幅图反扣上面,用棕刷再次拓印。将第二种色也拓印其上。
由此,将这几种版的大致颜色全部拓印完之后,再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即人工彩绘,将画面上小面积的颜色和人物的五官及手指等部位,均由艺人用毛笔进行彩绘,这幅画就算完成了。这种“半印半画”,或者说七分印三分画的方法成为杨柳青年画的一大特色,它使一幅年画,既有粗犷的“版味儿”,又有精致的人工描绘。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