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嘉陵江源,中国钛谷,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这里有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刘营村,有周朝文化发祥地的岐山...
一、赏民俗—宝鸡民俗博物馆
宝鸡,古陈仓、雍州之地,有八千年文明,是中华文化重要支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宝鸡民俗博物馆位于市区公园南路,由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改建而成,于2012年12月开馆。占地面积11671平方米,陈列面积3161平方米,馆藏民俗文物展品1249件,是集收藏、陈列、研究宝鸡地域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由原宝鸡市青铜博物馆改建而成的,馆址在宝鸡人民公园前面。宝鸡的民间工艺品种类多,分布广,源远流长,被称为“真正的中国民间艺术”和“朴素而神秘的民间艺术”。民俗民俗博物馆通过展示宝鸡地方特色浓郁的木版年画、剪纸、刺绣,草编工艺品、皮影社火脸谱等体现宝鸡地区的民俗风情。
宝鸡民俗博物馆整个展馆利用现有的陈列空间,浓缩大量的民俗事象,利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法,将“宝鸡民俗陈列”分为“西府人生”和“宝鸡风尚”两个部分。
“西府人生”部分以“人生礼俗”为主线,分“人之初”、“婚嫁娶”、“福禄寿”三厅,展示一个人礼仪的,观念的人生史。传统的人生礼俗贯穿于现实生活和信仰生活两个领域。在现实生活领域,极重视肉体生命的健在,家族世系的绵延,名誉声望的留存。在信仰生活领域,极为重视生命的延续和部族的繁衍。纵向看从父母婚礼上的祝吉求子“摇核桃”撒床起,举凡孕育、诞生、圆锁、成人、婚嫁、寿诞、死丧及死后的入庙(上祖案)、祭祀等的人生关口都伴随礼仪。出生满月的落胎毛、钻曲联、挂项圈,碰干大等皆在祈盼生命的求存禳夭。婚俗中的姑娘精心制作“灯曲罐”到嫁后的“上厨试刀”、“装烟拜长”等皆在表达天作之合,生生不息;寿礼中的扎红过坎,吃长寿面皆在追求增寿延年;葬礼中的出门牌、树纸杆、暖丧吊祭、送葬扯纤、服制斋祭皆在孝亲敬长、启励后人、传承孝道。
“宝鸡风尚”部分以宝鸡人世俗生活为主线,展示宝鸡人生产生活中求富、求美、求乐的心愿和独特的地域风尚。序厅中蜡塑的西府社火阵容栩栩如生;古庙会,秦腔戏、曲子江潮以及传统节目影像斑斓纷呈;使你已参与到忙里偷闲、闲中求乐的西府人闹元宵,百面锣鼓,百面旗、鼓振雄威、锣敲吉祥、炮火震天的社火仪仗队列之中。生活风尚厅展示西府人吃年饭、过大年、耍仪春;请姑姑,七夕掐巧的风情。日常休闲,或顶方,或下棋,不成输赢不离席;女娃娃翻绞绞,抓羊羊,比试巧手灵气;男娃娃,打砖碑,赶丑,看谁机灵卖力;年节中,争扮社火角色,显示技能。
“非遗”展示厅,彰显“名录”时代,宝鸡入选“非遗”保护项目历历在目。尚美民俗厅,展显西府的剪纸、刺绣、“姑娘手”。皮影、马勺、泥塑的社火脸谱。经济民俗厅展示千百年来四季农耕中的经验结晶,农谚、农具零零总总。流传至今的老行当,代诏担子、牙行经纪、补锅等雕塑造型风趣醒目;悬壶济世的药铺郎中十分逼真,兼售杂货的当铺、打墙、油坊等场景,更能让你回味往昔的生活场景。
另外,门道引厅,顶部用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构成的四季平安的团花剪纸给人以吉祥的意境;两侧为宝鸡十大怪的大型剪纸木刻,使你很快融入宝鸡人的生活风情。
还有馆前广场,四周用拴马石桩、石槽、上马石构制的围栏,使人仿佛听到陈仓故道、褒斜道、回中道、丝路过境道上脚户商队的驮铃、驼铃、车铃、栈道挂铃演奏 的交响乐声;看到“关西都会”庄、行、店、铺林立,市声招幌、驿站栈铺遍布的壮观影踪;玩味“金宝鸡、银凤翔、不藉岐山一后晌”高效办事的繁忙情景。馆前 的水井、辘轳、碌碡、石磨、石碾、石狮门墩,见证了西府人“江南才子山东将,西秦出的孝郎儿”,“一院新房打高墙,有吃有穿光景强”那种安家守土的理想追 求和生活场景。广场西侧,由“纳祥童子”木版画、“马”、“泥塑羊”、“布艺猪”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邮票组合,反映着宝鸡人装点生活的爱美之心。
温馨提示:
宝鸡民俗博物馆免费参观,凭身份证免费领票参观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交通:
公园路(21,22,46路公交车)人民公园站下车。
二、赏人文—凤翔东湖
凤翔东湖位于宝鸡凤翔县城东关,是陕西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凤翔东湖古为“饮凤池”,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凤翔东湖系大文豪苏轼在古饮凤池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著名文学家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入此池,并种莲植柳,建亭修桥,使湖既可以灌田,又可供游憩。因湖在城东,所以命名为“东湖”,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
湖景特色
有内外二湖,内湖为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疏浚,外湖是清光绪年间开凿,统称东湖。湖中建有洗砚亭、君子亭、春风亭、鸳鸯亭等,外湖建有山庄、苗圃、荷塘等。系城区风景湖。
湖内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摇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亭台轩榭,布局精巧,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湖心景区以“君子亭”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为三,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观小娇亭,精巧玲珑,看“鸳鸯亭” ,煞似鸳鸯戏水;置会景堂,可品茗观景,临风怀古;登一览亭,可远望终南,近看雍山雍水,一景一物,别具匠心。
人文特色
东湖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见长,苏东坡修筑的凤翔东湖,既给东湖留下了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他在东湖和为东湖而写的诗文共有一百八十多篇,其中千古传唱的名篇就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记》、《凌虚台诗》 等。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有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一百五十余通,诗文书画、亭廊阁壁,给人以古朴典雅,恢宏壮阔,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点有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螭吐甘、沧浪瀑布、曲桥观鱼、断桥叙史、喜雨怀苏、洗砚直谏、君子吊古、苏祠仰象、墨海揽胜、牡丹争艳等。
东湖有景点二十余处,湖面五万七千六百多平方米。集亭、谷、楼、阁、廊、堂等古代建筑精华于一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历史性园林。
东湖大门
东湖北大门创修已久,建国初期只余牌坊一座。1985年县人民政府决议恢复修建东湖北大门。经省内外多位专家考证研讨,以宋代建筑风格恢复。当时的陕西省省长李庆伟为东湖北大门题写了匾牌。
就是功德牌坊,创修于公元1519年,当时我国园林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北门是必备之景。时任凤翔知府的王仁,为完备东湖园林景色,创修了牌坊,并亲笔题写了“东湖静影”四字牌匾。在北门之左,有个张口吐水的石龙头,叫“苍石螭”,这是东湖水流的源头。苏东坡“东湖”诗中写的“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 腹中过,胡为月眈之”的苍石螭,就指的是它。
历史
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又改名为东湖,延续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在修建凤翔东湖二十年之后,苏东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称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东湖的柳。
艺术
凤翔东湖北岸的“苏公祠”内还珍藏着苏东坡的真迹竹、兰、菊、梅画及墨迹石刻多种以及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一百五十余通。
环境
凤翔东湖占地16公顷,分内、外湖两部分,有景点二十余处,湖面五万七千六百多平方米。湖莲碧盖红芳,湖岸古柳摇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建筑古朴典雅。湖心景区以“君子亭”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为三,亭榭棋布四周,一景一物都别具匠心,集亭、谷、楼、阁、廊、堂等古代建筑精华于一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历史性园林。
温馨提示:
凤翔东湖门票:10元
交通:
客车
1、从西安城西客运站乘西安至凤翔的班车,在东湖下车。
2、从宝鸡汽车站乘发往凤翔县城的汽车,在凤翔县城转车前往。或乘坐宝鸡市内的一日游旅游车可到。
三、赏工艺—宝鸡凤翔泥塑村
陕西省凤翔县是中国著名的泥塑之乡。凤翔彩绘泥塑历史悠久,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如今,凤翔彩绘泥塑的主要产地在以古代军队单位命名的六营村。
传说元末明初,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的第六营兵驻守在今天的凤翔县六营村一带,而军中的士兵大部分是来自“瓷都”景德镇的江西老表,后来就地落户为民。他们都会制陶手艺,在农闲时做些玩具和礼品出卖,久而久之,这类民间工艺便流传下来,六营村亦成为远近闻名的“泥塑村”。
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汉族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但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这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变异。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如今凤翔泥塑已远销海外,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等,同时每年有着大量的到访者,参观、购买,村年人流量可达十万人,六营村也被评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门票:
免费参观,购买泥塑费用自理
交通:
从宝鸡到凤翔,可选择三条线路:
一是经陈仓区、凤翔石落务去凤翔(西宝北线)
二是从陈仓区千河路口北转,经凤翔南指挥即到
三是从西宝调整入口进,经高速路到凤翔。
到凤翔后,出东大门,向东过纸坊街道,在零号路口向南经新修的调整引线即可到六营村(中国泥塑第一村)
四、赏历史—岐山周公庙景区
岐山周公庙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其地势三面环山,《诗经》中描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故称卷阿。早在西周初期,这里便是游览胜地。周初重臣周公旦晚年归隐于此,制礼作乐,使得天下大治,万民归心。周公庙可谓中华礼乐文明的发源地。
周公庙是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距今已1300多年。庙区现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周公庙门前古柏参天,院内绿荫蔽日,花草遍地,清泉如镜。庙区殿宇众多,主要有周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殿、后稷殿,并有亭榭楼阁等,其建筑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 进入庙门,花草盈展,殿宇雄伟。汉槐蔽日,唐柏参天,旷达而使人心醉。
历史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贡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周公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艺术
周公庙遗址内已发现大型墓葬19座,其中带四条墓道者9座,三墓道和两墓道者各4座,单墓道者2座,另有陪葬坑13座。在其外围多处发现甲骨700余片,辨识出甲骨文420余字,首次发现有"周公"字样者4片,并发现了1500多米的夯土城墙和6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环境
周公庙殿宇布局,点群结合,错落有致,建造雄伟壮观,各具特色。在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后,当地群众把这种布局总结为“姜姬背子抱孙”。出了庙殿,转至东侧,顺坡拾阶而上,到达约10米的平处,方见红砖垒砌的小院。进院,沿壁一排窑洞,洞中有药王、老君、元始天尊等神仙泥塑像,或坐或立,形象各异。
“润德泉”是周公庙内的一大景观,它位于正殿东。因泉水的喷吐和干涸有间歇性,人们便赋予它许多神奇而瑰丽的传说。明代赵忠咏润德泉云:“一泉长与世安危,今日无波涨碧池。”
门票:
50元
交通:
景区东距省会西安120公里,西到本市区70公里。西宝高速、陇海铁路、西宝北线、中线、南线横贯县境内。市内至景区以二级旅游专线连接。
西宝高速蔡家坡出口至岐山转县城公交车,西(安)宝(鸡)北线岐山转或宝鸡一日旅游游车。公交车15分钟一辆。
火车:乘西安-宝鸡在蔡家坡站停的火车,坐公交到蔡家坡客运站坐到岐山县城的班车,到县城后转到周公庙的公交直达周公庙门口。
汽车:在西安城西客运站乘西安-岐山的高速依维柯班车,直达县城,然后再转到周公庙的公交车,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