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土族最隆重的祭祖节日。每年的清明,家家户户上坟祭奠祖先,出门在外的人,嫁出去的女厢阿姑都要回来。届时,同姓亲房们将一头猪或一只羊宰杀后放在木板上抬到祖坟前。祭奠开始后,将宰杀的猪或羊放到祖坟的后土,然后焚化纸钱香表,男女跪拜,由族中长者祈祷祖先赐福于后代。祭奠仪式结束后,由“坟头”(民和土族在每年清明节祭祖时都要从家族中选出或轮派6~8人作为坟头,主要负责清明祭祖仪式中熬茶、杀猪宰羊、蒸煮、分发祭品等任务)将猪羊肉切成块全部下锅,还愿的猪羊分下另一锅中,煮熟之后,将肉切碎,象征性盛在碗中,将猪头、羊头放在盘中,还愿煮熟的猪羊肉也需另盛他碗,一一供在祖坟前面。再将煮熟的鸡心或羊心切成两半作为卜器,然后又由族中长者带领全体家族成员跪于祖坟前,向祖先一一表明还愿的人家,祈祷卜卦,如卦准,便将碗中肉食倒于事先铺在坟前的塑料布或纸上,以示祖先享用。祭奠仪式结束后,家族中各成员按辈分大小列坐在地,边饮酒吃肉,边讲家谱、祖规及家族中荣耀之事。结婚后没有子嗣者爬在祖坟前痛哭,以示向先人要儿女。有辈高年长者拿柳条在哭者身上打,要子嗣者发誓许愿,长者祈祷祖先显灵,麒麟送子。此外,在祖先坟头焚烧纸币、尚阔、花圈等物时,常以其烟雾升腾快慢判断祖先喜悦与否。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多半是约定家族男女齐集祖坟。祭品除猪、鸡外,有馒头、米饭、茶、酒、油香(由面、油、柏香混合而成)等。在坟前摆上祭品,焚化纸钱,给坟堆添土、压黄表纸(火葬的坟堆一般只压纸不添土)。
有些土族祭祖上坟的时候,还要在坟前竞放风筝,放出风筝后断线让其飘走,有的收回后也当场焚毁,俗信认为放风筝就是放“晦气”,因而忌讳将放过的风筝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