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个专为过去与记忆保留的日子,一个扫墓的日子,一个长歌当哭的日子。清明时节,无论人们走在乡野累累墓丘间,还是城郊石碑俨然的公墓群中.都能看见红男绿女为先人烧纸钱、挂纸钱、培土修墓,这就是扫墓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这些仪式是恒终迫远、敦亲睦族及行李的具体表现.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思念的清明节会是什么样子i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追恩祭祖也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之一。
对于中国人而言.祭祀具有特别的意义。对宗族的感恩追思和先人的鬼神化是宗族社会最大的特点。早在夏、商、周三代,人们就极其重视对天、地、祖宗的祭祀之礼,并将其视为国家管理的根本。《春秋左传杜注》卷十三云:”国之大事,在把与戎。”《国语·鲁语上》云:“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把以为园典:”《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当然,祭祀的观念与形式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有所不同i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祭祀的对象。一般说清明扫墓主要纪念的亲人:但是.根据文献记载,最早的祭招不是以血缘.而是以功德作为标准;据《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柿黄帝而郊尝,祖额项而宗尧;夏后氏亦镕黄帝而郊鲸,祖领项而宗禹;殷人彬尝而郊具。祖契而宗汤;周人棉尝而郊程,沮义王而宗武王。”郑玄注硫:“有虞氏以上尚德。椭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禘”乃是王室大礼.只有天子才能行楷礼。以“功德”这个标难来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是最应该享受到祭祀的:由于黄帝开创性的业绩,有虞氏和夏后氏都把他视为远祖。并用祭祖之礼的最高规格祭招他。《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拘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天赋异票,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等闲之辈。在部落争霸的战争中,黄帝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天下共主。据说他垂治期间,划分州野,造屋筑城,制礼兴乐,发明器具,教化百姓,因此,黄帝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始祖”。另外,黄帝还是传说远古完美社会中圣王中的楷模,他善于战争,而又不穷兵旗武,是一个文武兼精的圣王,于是也成为后世一切治国者的偶像。司马迁也认为,后世五帝以及夏商周诸侯都归本于黄帝,都是炎黄子孙,因此,《史记》开篇《五帝本纪》就始于黄帝。又据司马迁考证,黄帝乘龙化仙而去后,其衣冠泵在桥山。因此,坐落在今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香火最为鼎盛。
在传统社会,黄帝主要被当成治国者的楷模加以崇拜。因此,在古代祭祀黄帝的人主要是治国者。据《史记·封掸书》记载,战国时秦灵公“作吴阳上瞬,祭黄帝;作下峙,祭炎帝”;又记载汉武帝“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徐万,还祭黄帝家桥山,释兵须如”。《魏书》也记载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煮与北魏文成帝拓跋潜都祭招过黄帝。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黄帝陵庙祭祀正式纳入官方祭典。明洪武四年(1371),太沮朱元漳派人祭招黄帝,并带上”御制祝文”。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圣祖玄炸派官员致祭轩辕黄帝,并亲笔用满文写了一份“御制祝文”,后来这篇祝文的满汉两种文字本都刻在石碑上,保存至今。
进入近现代,由政府祭拜黄帝陵的传统依然得到传承,但是祭祀黄帝更多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仪式--这是现代黄帝公祭与古代黄帝祭祀的不同之处。1912年,孙中山在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派代表团到桥山祭招轩辕黄帝,并亲作诗一首,请代表团公祭时朗诵:“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虽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193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推举委员团致祭于轩辕黄帝陵.并确定在每年清明节公祭黄帝。1937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共两党的代表在当年清明节于黄帝陵前举行了公祭仪式,表达了炎黄子孙共彻外侮的合作决心。毛泽东同志依照传统撰写了祝文,今黄帝陵庙碑亭仍立有该文稿碑,全文如下: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育衍把绵,岳峨河浩。聪明害知,光被逼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磋跌。越数千年,强邻蓖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答绳,我为奴辱。朗维我祖,命世之英。啄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涣快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展俱奋。
万里崎呕,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援。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1949建国后,中央多次派员到黄帝陵祭祖。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意识“自觉”的重要意义,随着国力的增强,海外华人每年清明到黄帝陵来寻根祭祖的人数越来越多。2004年清明节,黄帝陵公祭升格为国家级最高祭祀大典。
炎帝,传说中远古时代与黄帝齐名的部族领袖。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者。他教民种五谷,尝百草,故又被称为“神农”。中国社会向来重视农耕.因此,炎帝与黄帝一起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远祖.受到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崇拜。《周礼》、《史记》、《汉书》等均有炎帝祭典的纪录。目前炎帝陵主要有三处,一在陕西省宝鸡市,一在湖南省炎陵县,一在山西省高平市!由于地域不同,炎帝祭祀的时间、形式亦有所不同。
《路史》卷十二云:“黄帝所祟炎之词于陈。”即黄帝首祭炎帝。
据《史记》记载,秦灵公在吴阳(即今宝鸡吴山之南)祭炎帝,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官方祭炎帝的活动。陕西的炎帝陵位于宝鸡神龙镇境内的常羊山上,民间每逢每年农历正月十一炎帝的生日、七月初七炎帝的忌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2005年10月3日,宝鸡市人民政府与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世界华人协会在常羊山炎帝陵共同主办了“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典”,海内外一万多华人参加了祭招活动。每年的清明节,宝鸡市人民政府都在炎帝词举行炎帝公祭典礼。主祭人为市长,参与者为政府官员与社会各界,有恭读祭文、敬献祭品、祭招歌舞、瞻仰炎帝塑像等仪式。
又据《路史》记载,炎帝驾崩于湖南长沙茶陵。宋太宗尊祟炎帝为感生帝,因此末代朝廷特别重视炎帝祭典,在今湖南境内设炎帝词庙。炎帝陵在郡县康乐乡,即今炎陵县,自北宋以降,历代不掇祭祀。据记载,自宋代起官方祭典干年举行一次,此后,元明从未间断.清代祭招活动达到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炎帝陵祭典活动恢复。1993年、1994年、1997年、2000年湖南各界进行了公祭炎帝陵典礼:2000年8月的公祭炎帝陵典礼中,“中华炎黄圣火”采集传递仪式在炎帝陵前隆重举行。从炎帝陵采集的“炎帝圣火”与从黄帝陵采集的“黄帝圣火”汇合后在北京长城居庸关永久燃烧。2006年4月5日清明节,炎陵县隆重举行炎帝陵公祭典礼,社会各界代表依次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敬献花篮,主祭人代表全体祭祀人员向炎帝敬献高香,并恭读炎帝祭文。
太吴伏羲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始祖之一。他位居三皇之一,名列五帝之首。传说中,伏羲教渔猎、造工具、养家畜、正姓氏、制嫁娶、造书契,演八封,为了纪念伏羲的功绩,后人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祭祀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以太牢把于高襟”,说明早在远古,每年仲春二月,人们要祭招太吴伏羲。高搽即神媒,传说中伏羲、女蜗兄妹相婚,持土造人,因此,古人将伏羲氏、女蜗氏奉为神媒。目前,河南、甘肃等地区存有太吴伏羞的公祭仪式。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河南省推阳县的太昊陵都要举办伏羲公祭活动。除了祭典活动以外,还要举行庙会。庙会上出售的泥泥狗、草帽老虎等玩具,是生殖图腾文化的活化石,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生命起源的祟拜。在太吴陵庙会上,还有一种奇特的艺术形式--扭经挑。担经挑,又名扭花篮,是一种原始舞蹈,舞者每组四人,其中一人击打经板(竹板)担任该组领唱,其他三人各招一对花篮(经挑)边唱边舞。舞姿变化有象征伏羲女蜗交尾状的“剪子服”,有象征伏羲母亲华胥氏履巨人迹而生伏羲的“履迹步”等。它是原始巫舞的演变,保存了集祭祖、娱神、求子为一体的远古遗风。甘肃天水伏盏庙的祭祀活动,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伏羲祭祀活动。一年一度的天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已成为海内外同胞寻根祭祖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总之,河南、甘肃等地的伏羲祭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鹤窝。”这首民谣是山西洪洞移民及其后代的集体记忆,这首歌谣在今北京、河北、山东、江苏、陕西、河南、安徽、东北各地以及山西的许多地方广为流传。
大槐树移民活动始自宋室南迁,止于清代中后期,其中以明朝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大约半个世纪到达高潮。“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涉及山西的移民活动事属无疑,根据谱碟统计祖先来自此处(大槐树)的达到十一个省的二百二十个县,移民人口达到百万以上”(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虽然众多学者对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但是大槐树成为众多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象征符号却是不争的事实。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处,传说中这棵大槐树是明初移民的中转站,在漫长的迁徒途中,移民们只记得这棵大槐树,并将其象征化为家园的集体记忆。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后代已遍及全世界:为了纪念与洪洞县有关的移民祖先的历史,移民后裔们在清明时节回到大槐树下祭祖i他们没有繁复的仪式,只是在大槐树下进行简单的跪拜、焚香或者献供,很多远道而来的移民后人会折一小枝槐树.或者带一点泥土。甚至带一片碎瓦回去,分给不能前来祭祖的移民后代。1991年起,洪洞县人民政府主持举办了“寻根祭祖节”,这是官方、民间以及海内外华人共同参加的清明节公祭活动。
上述黄帝、炎帝、伏羲以及山西大槐树等民族远祖的公祭活动,是涵盖着民间信仰、社会心理、民族认同与艺术表演等多重价值的文化载体,公祭活动的参与群体范围日渐扩大,其文化价值也经历了血缘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过程,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因此民族远祖公祭活动是凝聚民族情感、获得民族认同的重要公共文化仪式。
从整个历史和种族角度而言,所有活着的人永远都经历着战争或者天灾的现在时。因为没有一个生者不是历史上人祸天灾除生者的后代。如果我们的祖辈们在某一次灾难中循难,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都和灾难一线之隔。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干百年来.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这片广秦的土地,饮尽多少英雄的碧血。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命运多僻的民族,人祸天灾,也夺取了无数无辜的生命。然而,一个伟大民族在前进的时候,都不会忘记每年在特别的时刻回顾一下历史。
这段历史关乎亡者的记忆,这些亡者虽然必定拥有具体的姓名,属于某个特定的家谱,可是,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又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集体名词,属于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因此,我们理解的国难公祭不一定是指内国家或者相关机构部门组织起来的祭祀活动,完全可能是群众白发性的集体行为:国难公祭,可以表述为对一个族群悲剧性公共记忆的祭祀。祭祀人与亡者可能从未谋面,更不知晓那些被历史涅灭了的亡者姓名;国难祭祀主要是为了纪念两类群体.战争中死难的同胞、将士,或者是特大自然灾害中的遇害者。前者是告慰地下长眠的英烈以及死难者,提醒全国人民牢记历史,让人珍惜和平岁月的来之不易;后者更多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这份哀思超越了血缘之爱,来自人道主义的大爱关怀。
祭祀非亲非故亡者的传统古而有之。按照民间说法,客死异乡,未能葬归故土的死者,往往没有家人供养祭祀,这样的鬼魂即孤魂野鬼,往往会成为作祟的厉鬼,因此,很多地区民间一直有祭祀孤魂野鬼的习俗。如闽南于清明前后有“烧清明”的风俗。闽南民间称孤魂野鬼为“清明公”,“烧清明”就是在家门口办些菜看、焚烧纸钱祭祀“清明公”。明代曾定下制度祭祀厉鬼,《明集礼》卷十五记载,洪武二年(1370)定制,“正祭日,设城隆神位及天下城陛神位于坛上,设元把鬼神等众位于坛下之东西”!《明史·礼志四》则记道:“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师;里社则祭乡厉。后定郡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上海旧俗也在清明节举行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称为“祭厉台”,那天要迎请城哩神,城哩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贩济安抚孤魂野鬼。
民间亦有祭招战乱中亡者的习俗。如江苏泰州里下河地区,每到清明就会举行“滦渣会船”,即每到清明,当地农人都在空旷的河道比赛撑船。据《泰县志》记载,“宋度宗咸淳九年十一月,龚淮、王大显等在秦撞湖抗击金兵”,又《东台县志》记载,“宋建炎年间,张荣、贾虎率义兵转战南下,与金兵相遇秦撞衬,遂引兵佯败,获胜于兴化缩头湖”。这次大战,金兵损兵折将战死四万铁人,宋军、义民也伤亡众多,当地群众将宋军阵亡将士的遗体就地安葬在湖边。为纪念阵亡的将士和义民,每年清明节,就近的百姓们家家撑着篙子船.争相到演撞东观祭祀那些长眠地下的无名英雄们。
于是,漆渲会船的习俗流传至今。同样,闽南地区“三月三”敬祖节据说也与祭祀战争中的死难者有关。清兵屡次被郑成功军队击败后.怀恨在心,后来郑成功移兵驱逐荷兰,收复台湾,清军就乘机入侵厦门、金门,毁城拆屋,烧杀抢掠,造成“嘉禾断人种”的惨剧。厦门、金门的幸存者直到三月初子才陆续回岛,因为无法知道亲人被害的忌日,因而大家在三月初三共同祭祀死难者,长久以来遂成习俗。除却清明时节的公祭以外,闽南同安城的居民独有在旧历八月二十六日祭祀“陷城祖”.据当地县志记载.清顺治五年(1648)八月二十六日,清军攻陷同安,屠城四日,杀人数万;梵天寺主持无疑大师率徒昼夜背尸万具,合葬于寺东北一里之地,建“无词亭”以祭,此后每年八月二十六日.同邑士民结队上山公祭死难者。
每年清明,我们为什么要在英雄烈士陵园的那些有名字,或者没有名字的英雄墓前,默哀、唱国歌、宣读祭文?为这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亡者送上一束鲜花,或者在墓夯永远沉默的柏枝上系上白花一朵?只为了他们的鲜血肥沃了我们脚下这片热土,这群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生命的英雄儿女,值得人们纪念他们:每年清明,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里公祭的人群也络绎不绝.其中不乏那些侵略者的后代,仟悔他们的先人曾经的罪行:于是,清明祭又衍生出一种仟悔的文化社会内涵:2008年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约近七万人遇难,一万多人失踪。那一天扯痛了所有黄皮肤黑眼睛人的心。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灾区建造了地震遗址公园,并设有祭祀坛,让人们在清明时节寄托哀思公祭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哀悼去世的人,更在于表达所有活着的人们那一份血脉相连.同为人类的感恩之情。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里那样歌唱的,“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广轰大陆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群体中密不可分的一员”。
从商代开始,由于父系制的发展,祭祀转而注重直接的血缘关系。郑玄在游L记·祭法》中注解说:“自夏已下,稍用其姓代之先后之次。”按照商族的传说,他们的姑祖契是由简狄与帝尝所生,于是《礼记·祭法》说,到了殷时代,就有了血缘祭祀,所谓“柿眷而郊具,祖契而宗汤”。
灵魂不灭、追求不朽是祖先崇拜最基本的观念。从商周时代开始,信仰中心就在于人鬼,留存的甲骨文大部分用于祭祀占L。
殷商人认为过世的祖先魂魄犹在,而且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他们的喜怒直接降祸或者延福于子孙。于是为了取悦或者乞助祖先,就要祭祀他们,另外,祭十巳追念祖先,自己也会因血统关系而被后代追念不忘,这是祖先生命及自己生命延续的文化体现,也是每个人得以克服死亡恐惧的方式,即借着祭祀的仪式,人人都可以在后代的追念中获得不朽i因此,繁衍后代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关乎祖先灵魂是否获得不朽的大事i正因为“不娶无子,绝先祖祀”的严重性,故《孟子·离娄章句上》就说:“不孝有子,无后为大。”
春秋战国时候,儒家学者将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祖先崇拜发展为维持社会的一种伦理教化工具:因此,虽然孔子对鬼神之事不置可否,如《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论语·先进》记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于L子却极其强调祭祀之礼,认为祭祀之礼是维持伦理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社会人的必备素养,即孝道。如孔子答樊迟问孝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庸》还这样指导民众:“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即丧葬祭祀之礼本身即是孝道和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孝最终成为一种治国之道。《大戴礼记注》卷八云:“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爱故能致丧祭,春秋祭祀之不绝,致思幕之心也……夫祭祀,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况于生而存乎?故曰: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也就是说.丧祭礼仪可以培养子民的仁爱之心和尽孝之道。
中国宗族社会对分枝散叶的“树型”血缘关系非常注重。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绝大多数民族,上至达官显贵,下及升斗小民,一般都有族谱或家谱。当然本土威望越高、人丁越兴旺的家族越热衷于修谱;族、支、房等各种家族等级、辈分的伦理内容在清明节表现得最清楚。一般说来,族谱或者家谱的人口规模和家族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清明节祭祀的模式与规模。华南是比较注重宗族祭祀的地区,如泉州俗语云:“清明不回家无墓。”在外地的泉州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那里一般在清明中午把祖,统称为“做节”。祭祀有祭“公祖”与“私祖”之分。公祖就是一个大家族共同的远祖,有的家族的远祖能追溯到几百年前,只有人丁兴旺的大族才有能力在祠堂或是家庙中祭祀公祖,或称之为“春祭”,由本宗族中的值年之家预备祭品。是日,宗庙大门敞开,凡该族之子孙成丁娶妻者,均可入词享受祖先赐予的饭菜。人丁相对单薄、更无显赫家世可以依托的人家,则在清明祭私祖,所谓私祖往往就是上两代的先人,祭祀往往在自家厅中或者墓前进行。扬州地区也有类似的风俗,据《扬州市志》记载,靖江老岸地区于清明前十天起,各宗词相约族人同时祭扫祖坟,俗称。值公祭”。
当然,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之速,人头攒动、分享祭保的大型“祭公祖”活动也相对成为鲜见的风景。
从祭祀的空间形式上看,祭祀可以分为庙祭、坛祭、祠祭、家祭、望祭、墓祭。
春秋以前,尚无墓祭的礼俗.责族以庙祭祭祖。要祭祀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为“尸”的神主,在宗庙祭祀:郑玄注《仪礼·士虞礼》曰:“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按照《礼记·王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子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构,夏曰镕,秋曰尝,冬曰熏;”就是说庙祭不是一般人能举行的仪式,只有土以上的阶层才能设庙祭祖。而且古代贵族庙祭的时间四季皆有,规矩亦极为繁复,不仅有特定的服饰,还有祭器(如鼎、盘之类)、礼器、乐器。《礼记·曾子问》中提到了“坛祭”,fL子答曾子问礼云:“望墓而为坛,以时祭”。有学者如顾炎武认为这就是墓祭的起源。祠祭是指家族在祠堂祭祀祖先。祠堂条是大家族为强化家族的地方声望以及明确家族等级制度的必要仪式。祠堂是家庙的一种形式。南宋朱蕉《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祠堂供奉着先人或者先贤的排位.被视为是祖先魂魄的栖息之所.一般说,一姓一祠堂,旧时外姓、族内妇女或儿童不许擅自入内。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因此,祠堂祭又称为“庙祭”。在传统社会中,祠堂是家族重地,如《红楼梦》中写到祠堂闹鬼,后果然败家:因此,祠堂的修聋、祭祀直接关系到家族的利益与兴衰。
在传统农耕社会,作为一年之首的春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很多宗族观念强的地区从二月春分起就开始扫墓祭祖,最迟扫到清明结束;在扫墓之前,全族的成年男丁要在祠堂举行祭祖仪式;祭祖结束后,还会按照家族的支、房扫祭各家坟墓。祠堂祭往往是大规模的祭扫仪式,动钢是全族乃至全衬出动。传统上祭祖的主要内容包括族人焚香、叩头、供祭品.主祭人当众朗诵格式、内容比较固定的祝文等。而且,按照《周礼·春官宗伯》中记载的古老传统:“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洞堂祭一般以全族聚餐或者分猪肉的方式结尾,或称为“吃清明”。
家族庞大的祭祀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传统上祠堂祭的费用开支一般有两个方法,一是望族人家有坟地,以地租致祭,款待子孙;二是以房为单位轮值分摊费用。2008年4月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东莞虎门地区一个特别的习俗:家族“投暗标”竞买祭祖物品。虎门人祭祖后要举行隆重的竟买祭祖物品活动,因为,僧多粥少,祭祖的烧猪等食品、物品不可能分到每个族人手里,于是只有进行投标竞买。一个大家族在祭祖后,会将所有物品拿回家,实行投暗标竞买。每家人把自己能出的钱数写在纸上.谁出的钱多谁得祭品。有时一个几十元的茶杯会卖出几百元的高价。除了祭品以外,因为点鞭炮也是一件很吉利、很有面子的事,因此连点鞭炮的资格也以投标的方式选山G那些人丁兴旺、经济上比较殷实的支房就能得到更多机会表现。族人都相信积极竞买可以得到祖宗的保佑,这样的竞买就是寻个彩头,讨个开心,也不失为一种公正的方法,不会引起家族不和。因为竞卖的钱属于整个家族,最终用以“充公”留着修坟头、建祠堂等公共活动。
家祭,又称寝祭,就是在家里放置神主进行的祭祀。家祭主要的祭祀对象为两代以内去世的先人,如祖父母或者父母。举行家祭往往是因为家庭结构相对简单,或者离开祖墓太远的缘故。《清嘉录》卷三有云:“人无贫富,皆祭其先,俗呼过节,凡节皆然。盖土俏,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为鬼节。”现苏州地区多在冬至或小年夜以家祭形式祭祀先人。北方有些地区的清明家祭之俗,与南方颇有不同,如《万全县志》记载,各家皆供神主,晚于门前焚香,点锡箔纸钱,妇女坐地哭泣,谓之送纸,亦有于先一日晚送纸者,谓之新坟(死未逾二年者),当日晚所送者为旧坟(死已多年者)。 .望祭,从字面上看可以解释为“望墓以祭”。《尚书·虞书》曰: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说明舜帝曾经在山上举行过望祭活动。《岁时广记》卷十六记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的寒食之效中特意提到,宦游在外的人。如果不能离开职守.回乡祭墓,就可以望着家乡祖墓的方向祭祀:”若士人身在乡曲,准救墓祭,以当春词为善。游宦远方,则准礼望墓以祭可也。””望墓以祭”的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种登上高山,望着祖墓所在的方向,将纸钱撤向空中。庄绰《鸡肋编》卷上有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i制具帛于空中,谓之孽钱i”第二种就是在水边祭祀:祭者望着祖墓所在的那个方向设祭,希望祭者的思念,沿着水路,送达到家乡的祖墓。唐王建《寒食行》所谓“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就描绘了这一情景;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的“望祭”在现代社会更有特别的意义。
随着华人在全球的分布越来越广,望家山而祭也成为异国华人的宗族认同方法,如侨居在火奴鲁鲁的中国人,经常去朝向祖先故土的海滨焚烧纸供品。
清明节最主要的祭祀方式是墓祭.即到埋葬亲人或者祖先遗体或骨灰的坟墓前进行祭祀。墓祭最迟应该在春秋战国之际已经出现:《孟子·离娄章句下》说,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妄。
这个人每次出门,都必定酒饱饭足回来,他妻子问他与谁一起吃喝了,他说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于是妻对妄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丈夫说每次都和那些富贵者一起吃饭,可是我们家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来拜访过啊!于是妻子悄悄地尾随丈夫,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但见丈夫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与她丈夫说过话:最后只见丈夫“之东郭增间之祭音乞其除;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屠足之道也!”意思是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徐的祭品吃;没有吃饱,又东张西望地到别的坟上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黄庭坚《清明》提到的“人乞祭除骄妄妇“,说的就是这个典故。它透露出至少在战国期间,富贵人家已经有了墓祭习俗,而且,已经有了用酒食等祭品在墓前祭拜先人的仪式。到了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墓祭风气渐浓,王充《论衡·四讳篇》说,当时“俗有四大讳”,其中之一就是“被刑为徒,不上丘墓”。 到了唐代,随着朝廷对寒食清明祭扫习俗的正式肯定,前代祭墓风俗扩大到整个社会,于是出现了每至寒食清明扫墓时期,“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的盛况:(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我国的墓葬形式非常多样,原始计会时主要有洞穴土葬,慢慢发展为有“坟”
这样高出平地土丘的平地土葬。竖穴土坑墓是中国墓葬形类最常见的墓葬形式,人们垂直从地面下挖成葬坑,将死者纳入坑内,摆好随葬品后再用土掩埋死者。墓葬的规格.往往象征着死者以及死者家族在阳间的社会地位,风水朝向、墓制规格等是墓主人地位尊卑的直接反映。
按照道教的说法,坟墓是人去世后魂的栖息地之一,阴宅对亡者的安宁而言非常重要,如《春秋左传社注》卷二十一云:“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虽然清明、中元和十月均为鬼节,但是“在三大悼亡节中,清明为首,后世一般不直称清明为鬼节,而对中元、十月朔则普遍以鬼节名之;其中的细微区别在于清明重在祭墓祭祖,表达孝恩,其他二节重在祭亡,对孤魂野鬼也一体关照.希望通过祭祀安抚鬼灵.防止游魂做祸”(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秋节说起》);也就是说,清明节上坟虽然也会烧些纸钱给孤魂野鬼,但是人们主要祭祀的是与自已有家族血缘关系的“祖神”,或者俗称的“家鬼”。
那么,为什么国人愿意选择在三月清明祭祀先人呢?有的学者认为深藏在中国鬼节背后的哲学内涵就是阴阳五行。清明时节的阳春三月,正是草长驾飞的季节,万物都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利于鬼魂活动的阴气进入收敛状态,鬼也将入居阴宅进入体眠阶段。为了让祖鬼平平安安住在阴间,此时就该给他们送去具币,否则一旦祖先休眠或墓门紧闭.就会给他们在阴间的生活造成不便。另外,内于清明以后直到七月阴气转盛之前,祖先都住在墓中,修治坟墓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唐寅临终写下这样的诗句:“黄泉若遇好朋友,只当飘零在异乡。”除表现了豁达的胸怀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死者生活的地方其实同阳间是一样的。如同阳间需要各种社交规则一样,祭祀一样需要“上下打点”。 清明节这一天,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神,以福佑地下先人:据徐谦芳《杨州风土记略》卷下记前清时,“府治附郭县二,城陛如之,更有都土地.四城哩例于三节口乘舆出行。前导者都土地,继以江、甘二县,终之者扬州府城陛。旌旗仪仗毕具,舆前祈以香,导以乐,八人异之,巡行四境,至北郊行宫而憨,及夕回辕”。清明赛会,很多地方都有。
墓祭不仅要关照明间的上述人等,还为阳间的人们发展出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南京民间一直存在的“坟亲家”民俗。所谓“坟亲家”就是居住在坟墓附近,代为照看坟墓的人。南京人清明祭扫以后,总不忘带点茶点或者香烟给坟亲家,表示酬谢,而看坟者也备饭菜招待上坟人。如此,我们可以看出,清明的祭祀模式多多少少是世俗世界人际游戏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