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清明是一个多源合流的复合型节日,它在文化源头、空间与时间上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
清明节的源头至少有上巳、清明(节气)与寒食三种。唐代之前,寒食、上巳和清明节气是时间、主题不同的节日(节气)。如前所述,起源于周朝的上巳,作为一个独立的节俗,到了宋代逐渐式微。但是其春日踏青、游玩的内容却融入后世的清明节俗中:源于春秋时代的“清明”节气不但为后来的“清明”节俗贡献了名字,它对物候的关注也成为清明节俗自然诗意的文化渊源;而最早出现在两汉时候、太原一带的地区性节俗的寒食节,禁火、祭把的节俗内容更是清明节的重要基础。正是因为这三种文化源头,今日的清明节才具有了踏青、扫墓和农忙前动员的综合内容。我们再从空间上回顾一下清明节的形成轨迹。各种典籍都表明,山西晋地与清明节的关系非常密切,上已与清明节气的起源点气的起源点只能笼统地得知在黄河流域,但是作为清明节俗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寒食节则具体起源于晋地。“介子推说”、“分野说”都将晋地视为寒食节的“原逻辑”起点。历史典籍显示,两汉时期,流行于晋地的寒食节,到了南朝时,已经扩散到了荆楚地区,变成了全国性的一般风俗。关于清明节俗的正式形成时间,现在一般认为,唐代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唐代清明节的正式形成,大致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历程:
首先,清明节在唐代的正式形成要归于官方对寒食节扫墓的正式认同。在唐之前,不见将清明当成独立节俗的文献典籍。清人毛奇龄《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说:“太初以前,清明未显,焉得有清明上墓之事?惟寒食上墓则六朝、初唐早有之,如李山甫、沈佳期寒食诗皆有‘九原’、‘报亲”诸语,全不始开元二十年之救。.盖寒食上墓前此所有,而开元则始著为令耳。”由此可见。早在清明节正式形成之前,在六朝、初唐时期人们在寒食节进行墓祭的习俗已经非常盛行。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四月.朝廷首次将流行于民间的寒食扫墓习俗正式定为一个日期固定的仪制。《唐会要》卷二十三记救文如下:”寒食上墓,礼经无文,代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莹南门外莫祭,撤撰讫,泣辞,食徐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其次,“寒食通清明”的长假,为清明节独立形成提供了时间。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回乡祭把先人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官员在寒食期间回乡扫墓,因为路途遥远、时间紧凑而耽误公务。因此,到了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开始,朝廷决定寒食连着清明放假。《唐会要》卷八十二记道:“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效:白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也记道:“寒食。从前以来准式赐七日假。”这样,寒食清明终于成为唐代假期最长的节日。假期是一个节日正式形成的重要基础。
唐代的寒食清明假期之长在众节日中伉居第一。长达七天的假期,使得人们有了更宽裕的时间来安排各种活动。至少在唐代,寒食清明节举行禁火、扫墓、郊游子项活动已经基本成为全国性的固定内容;上巳、寒食、清明都是在春季野外进行的节日,因此,唐代的春天是一个属于节日的季节:上巳的生殖狂欢,寒食的郊野墓祭,清明的物候关注,它们的共同焦点都集中在象征着生命轮回擅递的大自然上。因此,人们在春天微配的空气中感受着四季的轮回,进行着迎送生命的仪式,以各种物质快乐和游艺活动来彰显生命的价值。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时间上的邻近,加之寒食禁火、清明取火两个仪式之间的衔接,自唐代时起,寒食节自然而然与清明混为一体,即“寒食通清明”。由此,在人们心中,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成为可以互相并称的名词。在很多唐诗中,“清明”与“寒食”不分彼此,如陈润《东部所居寒食下作》云:“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罗衷《清明登奉先城楼》云:“四海清平吾旧见,五陵寒食小臣悲:烟销井邑限楼槛,雪满川原泥酒后!”而且,从相关文献或者诗文中可以看出,唐代时人们不仅在寒食扫墓,清明节也出现了墓祭习俗。据陈元舰《岁时广记》卷十七引《荤下岁时记》云:“清明,都人并在延兴门看人出城洒扫,车马喧闻。”白居易《寒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云:“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杜甫《熟食日示宗文宗武》亦云:“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松柏邻山路,风花白帝城。”韶山是墓地代名词,这里描写的正是清明扫墓的情形。
最后,“烧纸到黄泉”是清明取代寒食的社会心理基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庸人张籍“寒食家家送纸钱”的诗句表明,在唐代,给亡者送纸钱的习俗已经风行于世。而据王建在《寒食行》中的感慨,“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能看出庸人大多相信,纸钱只有经过焚烧,才能送到黄泉亲人的手中。因此,能用火焚烧纸钱,应该是越来越多的古人选择清明节扫墓的重要原因。到了宋代,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替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习俗外,清明已承担了很多原届于寒食的节俗功能。从元代起,寒食节俗已经式,宋无《寒食》诗云:“春寒不禁香簧火,红蜡青烟忆汉宫。”形象地指出,元代时,寒食标志性习俗禁火已经偏废。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基本没有提到寒食节。到了明清时期,上巳、寒食已经基本消亡,他们的一些特征与活动内容逐渐隐入清明节中.春季大节除新年外惟剩下清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清明节,并不是限定在公历4月5囚这个确定的时间点,而是泛指一个时间段c即扫墓不限于清明日那一天,各地不同。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俗称谓“清明朝祖,前三后四”。
有些地区在春分后就可以扫墓,台湾的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更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内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根据坟墓的新旧,扫墓时间也会有些不同。民间认为,三年之内的坟为新坟,民间有“清明前上新坟,清明后上老坟”一说。旧时上海扫墓的传统,对待新旧坟比较讲究,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时间则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亡天后八天的范同,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踏青活动更不限于子月三或清明日。人们只是约定俗成用“清明节”指这个时间段及其习俗c全国各地、各族往往根据各自的文化传统在春天这段时间内进行与祭把踏青有关的活动。这也正好证明了“近世的清明节是古代寒食、清明和上巳的节俗混合而成的一个以上坟祭祖为主,兼及踏青春游的节庆,时间不限于清明那一天”(《中华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典》)。上巳与寒食虽然逐渐退出入们的视野,但是蕴含着上巳狂欢精神与寒食墓祭习俗的清明节却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深深嵌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