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日本保存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但是却往往只保存其中的一支或者一类,而中国的文化是多元多样的。中国的未来应该把自己传统里多元多样的东西都发展起来。

今天来跟大家讨论陆羽和茶道,特别是从唐代开始通过茶所发展出的审美观。

关于茶的历史资料,我是很偶然进入的。我一直在美国教书,1991年回到母校台湾大学教历史,那个时候台湾发展茶室,发展对于品茶方面的欣赏方法或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有朋友建议我去找点资料,让大家知道中国历代到底是怎么喝茶的。在他们的激励下,我就去整理了有关茶的历史文化。2006年左右我跟南京农业大学的一位老先生一起做中国历代茶书校注,做了全面的、世界性的普查,知道包括散佚的茶书一共有114种,加上版本的校注,一共做了6年。

将喝茶变成一个精神活动

茶,讲到头来,最了不起的就是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茶文化内涵的陆羽先生。他写成《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先讲了茶的药用——从远古到唐朝,在大家的认识里,茶是可以解毒的药物。再下一句,他提出“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就很特别,这完全是价值判断的东西,给茶赋予了道德意义。从此之后,许多喝茶的人都跟陆羽一样,会讨论茶跟人品的关系,这就使得茶不再是简单的饮料,而被赋予很多审美和文化的意义。

陆羽,字鸿渐,名字是他自己起的。陆羽本不姓陆,他是一个弃婴,父母是谁无从知晓。陆羽生下来以后被丢在湖北竟陵龙盖寺的门口,被老和尚收养。他给自己起的名字源自《易经》。《易经》第五十三卦,叫做渐卦,“鸿渐于木”,说的是大鹏鸟降落在陆地上。他就把陆作为姓,羽作为名,字鸿渐。

“茶之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好到这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