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的宽把带流黑陶盖杯、三国吴越窑的青釉四系瓷罐、唐代的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南宋的建窑黑釉茶盏、明朝的双耳玉杯、清朝乾隆御题诗的三清茶诗瓷碗……12月25日开始在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二楼西厅展出的“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馆藏历代茶具精品展”中,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品种、不同质地的85件茶具让大家了解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史。
用心良苦的茶具精品展
虽然本次茶具展以江苏镇江博物馆的展品为主,但有心的观众能发现展厅中有两面墙上详细地介绍了广西自己的茶文化,包括了少数民族特色打油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六堡茶、古代广西境内部分知名窑口等,其中尤以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曾途经广西的考察佐证特别吸引人。
“广西自己的茶文化其实也悠久而丰富,例如田东县境内的横山寨就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历史发展、社会变迁,那条商贸古道繁华不再,成群结队的马帮也找不到身影,但自古飘来的悠悠茶香依旧在广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广西博物馆馆长吴伟峰介绍,希望能借本次茶具精品展让大家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并了解到更多广西茶历史,正是本次办展初衷。
茶马古道途经广西有图有真相
说到茶马古道,不得不提在中国历史悠久的茶马互市传统。从隋唐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一直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仅只是茶马交易,更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它主要分为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广西与茶马古道的起点——云南交界,是连通滇黔川藏与华南地区的门户,属于茶马古道的东段。”当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叙述时,颇感兴趣地向吴馆长求教,如何求证到茶马古道经过了广西呢?
吴馆长解释,首先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收集获知,在古代,广西与云南东部、广东西部、贵州南部、湖南南部及海南同处百越文化区域,彼此之间就来往密切,是茶马古道的先声。之后唐宋以来,汉藏以及西南各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日趋频繁,茶马古道由此兴起。茶马古道延至桂西地区以后,货物经此中转,或就地集散销售,或改运输方式由人挑马驮为内河船运,沿右江顺流而下,经邕江、西江、珠江,到达广州,再由广州海运至东南亚地区。
纵观整个茶马古道的线路,广西段是陆路与水路的勾连环节,是茶马古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承接点。
吴馆长指着分别注明“位于广西那坡县茶马古道石板上的马蹄印”以及“茶马古道广西段的遗存”文字的两张图片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考古单位亲自实地走访后拍下的照片资料。
横山寨、中和窑、严关窑都曾见证广西茶历史
据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广西田东县境内的横山寨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宋失去半壁江山之后,与金国隔江而治,一方面需要重整军备,战马必不可少,但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了,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另一方面,江浙一带盛产的丝绸、茶叶过去是经河西走廊出口西域,但因金国的阻隔而被裁断后,茶叶、丝绸都迫切需要一条新的流通渠道,所以同样转向了西南。
史载,横山寨马市每年马匹的贸易量达40000匹之多。这些马匹大都来自西南的大理等地,用来交换茶叶、瓷器等。于是江南的商品经洞庭、湘水、灵渠,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河道,船运到横山寨,再从横山寨渡河,经德保、靖西、那坡,云南的富宁、昆明到达大理,再延伸到丽江,出缅甸、印度直到西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横山寨始以军事而立,后以商贸而兴,逐渐崛起,变成涵盖西南、华南地区的商贸中心,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大集市。
2011年3月,在现今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百银村发掘的百银城址,就曾是宋代横山寨的治所。城址内出土了大量的瓷器,主要有青瓷和青白瓷两大类,也有少量黑釉的兔毫盏等,生产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吉州窑,浙江龙泉窑、福建莆田窑,广西藤县中和窑、北流岭峒窑、浦北土东窑、兴安严关窑。
其中,藤县中和窑、北流岭峒窑、兴安严关窑……都曾是历史上广西境内有名的瓷窑,但如今只剩古窑遗址、一堆破碎残片,鲜见完品,因此也鲜为人知。在本次茶具展中介绍广西茶文化版块,能看到关于这些广西名窑的文字资料与珍贵图片,让人对广西茶文化的丰富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