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清明是古人生存意识的最初觉醒,后来才跟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节日。清明节在形成发展过程当中,散发出很强的季节特性和宗教的气息。这些都通过意蕴丰富的民间谚语、历史传说等体现出来。后人就是通过古人日常总结出来的谚语、传说来强化清明文化记忆的。有关清明习俗的谚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的禁忌心理和祭祖习俗,为清明文化在民间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口头语言载体。这些谚语不少都体现在地方志书当中,更多的依然还是民间的流传。传统的清明习俗还出现在民众当下的生活中,各地的习俗很多还与流传中的俗语、谚语、故事、传说等相一致。
在清明前后是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忙时节,因此清明谚语除少数与气象有关外,其余多以农事耕作为内容。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前,去种棉。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出现大头鱿,白带鱼跟在后面追。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清明雨星星。一裸高粱打一升。
清明起尘,黄土理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刹动土,要刹四十五。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暖,寒雾寒。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硒干柳,4死老黄狗。
清明谷雨风,冻死老家公。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睛,斗笠蓑衣跟背行;清明落,斗笠蓑衣挂屋角。
清明琳,果果吃不成;清明晴,果果吃不赢。
三月清明不见青,二月清明满山青。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
麦子不怕四季水,只伯清明一夜雨。
清明晒干柳,窝窝撑死狗。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前,去种棉。
二月清明你莫赶,三月清明你莫懒。
关于清明节墓祭的时间,广东地方的旧俗有“新山不过社”的说法。也就是说,前一年新葬之山必须于春社前先祭n古时候各种祭祀每年分春秋进行两次,而祭土地神的祭招就叫做“春社”及“秋社”。
祭祀按旧历进行,每年立春或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就叫做社日。葬未够一年的坟墓谓之新山,要进行扫墓就不能在社日之后,否则就是对先人最大的不敬。
客家人的扫墓时间过去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一月或九月。客家人在千年迁徒过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一起辗转漂f白,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再将骸骨擦洗干净,装进“金斗” (瓦瓮),选风水宝地,择吉日良辰,然后下葬,以祈祖先能福荫子孙后代。由于客家人清明期间忙于生产,又生活艰苦,故无暇无钱祭祖。其祭祖时间通常在年底或年前进行,而不会与其他民系一样赶在清明时节进行。如今,各处人家都是赶在清明前后祭祖,就存在“踊清明”的现象。客家俗语中骂人无事到处乱窜,就说“踊清明”。这是诅咒用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历史上清明祭祖风俗的盛行。
广州的这句俗语是指清明期间雨水纷飞,野外到处一片泥泞,此时出门不是很方便。另外一个意思是指清明期间,野外到处都是祭招场面.出门也没有什么好风景可观赏。实际上,广东祭祖风气历来浓厚, “清明不出门”是老辈人教导后辈所说的话。就是说,清明时节是祭祖的时间,此时不能出远门,而应该格守传统留在家里祭祖。
历史上,广州虽然过清明节有踏青、放风筝等习惯。但所谓“清明不出门”的说法跟这个传统并不相悖。此俗语主要是指清明当天最好不要出门,除非是祭祖。清明节是在万物生长复苏的春耕时候,代表着一种希望。在现代社会,清明是祭祖的时节,也是亲友聚会、外出游览的日子。加上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清明小长假使得众多家庭有了出游的机会。祭祖只是清明的活动之一,而与亲友团聚的同时还一起去郊外踏青,则是很多人的流行做法。因此, “清明不出门”的习俗显得有点过时。
广州人在外因故吵架而无法解决时,就会说“有咩因返拜山先讲啦(有什么话等到扫墓时再说吧)”。其原意是指拜山时可以随便说话,没有忌讳,现在引申为不想听对方说话。另外一个含义是指对方不像在对活人说,而是对死人说的。拜山时在先祖面前多说好话,祖先也不会嫌哆唆。而平时就好好干活,不要说那么多的闲话。而在清明拜众山时,在坟前有祖宗作证,只要不怕祖宗责怪,就可凭良心怎么说话都行。
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清明过后,广东各地农户就开始插秧了。一年的辛苦时刻就得开始,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野艾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三月清明朗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因此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这一时节里,珠江三角洲的很多小店,都普遍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莱式。这是城镇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乡土小吃的一种怀念方式,也说明野艾的确具有独特的风味。
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朴子树是潮汕乡间常见的参天大树,果实“朴籽”圆形如黄豆。朴子树叶微苦性凉,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潮汕当地的习惯是清明时节要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食驱虫良药“圣甘帜”。
食过拜山包,一年到头无病
广东各地都流传这句俗语,这也是广东人最热哀清明祭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处所说的拜山包,其实就是普通的包子。拜山包属于祭祀用品之一,但主要还是供上山祭扫人员中途充饥的。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拜山包与烧猪、甘蔗、鸡鸭等其他祭品一样、经过祭祖仪式后便不是普通的包子了。吃了拜山包,一定能够得到祖宗的佑护,也就不会生病。因此,广州天河区居民至今还有个习惯,就是大家都一定在清明第一时间内品尝拜过山的包子。另外,拜山时大家还会把拜过山的包子,分给墓地周边的村民,以感谢他们一年来对祖先墓地的照看n清明时节,东羌人也制作拜山包。东莞的拜山包是红色的,外表极为鲜亮。当地的拜山包主要是用面粉制作,外面特别涂上红色颜料,其馅虽是普通的馅如花生、肉碎、蔬菜等,但也特别美味可口。
清明时节,也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这个时节螺蛳还未进入繁殖期,肉质最为细嫩肥美。田螺富含蛋白质、脂肪,还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身体很有补益作用、故此民间视田螺为补品。春天万物躁动,人的心火也在上升,螺蛔可以明日清火。一般清明节前和中秋节后的田螺最佳,此时其仔较少。做法一般是把螺蛳漂养在装满清水的盆里,再滴上几滴香油。油的香味会吸引螺蛳从壳里探出头来吸纳,这样就使得螺蛳吐掉壳里的泥沙。一两天后,剪去螺蛳尾尖,锅里倒油烧旺,下葱、姜、干红椒、生抽、盐、五香八角、料酒等配料之后,用大火炯炒,最后倒人螺蛳,急火快炒。这样,香、辣、鲜的香螺即成。广东人吃田螺,烹调时加紫苏叶、蒜头,这样吃起来肉质嫩滑,咸中带鲜,香气满口。广州一些大酒家已将“炒田螺”列为席上佳看。
这是东莞的俗语,意为过去的学塾清明日和重阳日必定放假。此俗语说的是东莞人做清明的一种风俗。过去,每到清明节,在学堂读书的孩童就要回家参与祭祖的活动。通常是用蒸卷祭拜祖宗,祈求自己读书聪颖,以便日后考取功名。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清明节已被确定为一个具有法定假期的节日,莞城人清明节大家都有假期,原有俗语中所指学校不放假做法已不复存在。
潮汕特别重视洞堂与乡社的活祠堂与乡社的活动,各姓都有各自的祠堂。家族中的重大活动如清明祭祖,家庭成员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俗语“清明(或冬至)不回家无祖”,成为期汕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家族观念、是否孝顺长辈的一个准则。时至今日,定居海外的潮汕侨民总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定期于清明从国外返乡祭扫祖墓,并与族人叙叙旧情。这句俗语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潮汕子弟要富贵不忘本,清明节回家祭祖。广东各地俗话“三月清明九月九,有回拜祖当乞儿”也有相同含义:指一个人即使在外面多么发达风光,如若清明不回乡拜山,族人也把他当乞丐看待。说明广东民间对清明拜山的重视程度。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讽刺一些人做事没有计划,往往就是“临急抱佛脚”、 “临渴掘井”。在潮汕一带,清明节时要上山扫墓,纪念祖先,其中少不了修整祖先的坟墓。相传有一大户人家,虽有兄弟数人,但有的侨居海外,有的长年经商在外,大家难得团聚。清明时节更是很少一起上山扫墓,祭拜父母。有一年,乡里道洪水,大部分地方遭水浸泡,其祖墓也末幸免,且有一处被冲坏。这一年清明节,兄弟们了解到祖墓的损坏情况,决定选择吉日重修,随后各人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修墓的事一拖再拖。次年清明,大家又商议修墓,但由于时间紧又没修成。这样年复一年,修祖墓的事总是没有得到落实。于是,当地人都讥笑这班兄弟,说他们总是到了清明才念修山。这俗话又与人们在祖先忌辰时才想起为“神主”牌位上新漆的事联系起来,就是“清明念修山,做忌粉神主”。它主要是讥讽那些平时不行动、临急才想起要做事的人。
从这句流行于梅县桃尧山区的俗语可看出,注重祭拜祖先的梅州客家人过去并不急于清明祭祖,而是忙于农活。也就是说,客家人并非像其他地方那样一定要在清明时节扫墓,而是在其他时间比如大年三十到洞堂祭拜,而兴宁客家人则于此时去祭扫祖坟;过完春节,还没有到春耕浸种时,又会再次到相堂或上坟祭拜。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加上从2008年开始,清明又成为法定假期,传统习俗已开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