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清明,原来是我国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大致在春分15天之后出现,约在公历每年的4月5 Et前后,农历则在三月份之内。此时,正值春深似海的暮春时节,处处绿草如茵、燕叫莺飞,万物焕发出强劲的生机。天气晴朗,空气洁净,故称为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聪明节、禁烟节等,就是人们在清明这天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而逐渐形成的一个传统节日。
  上古时期,清明只是作为一个节气而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但是,在清明之前的一天(或二天),却一直有个寒食节流传民间。当时,寒食节的节日活动,主要有禁火寒食和扫墓祭祖。
  相传,寒食节的禁火寒食,与介之推有关。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时期的人。晋文公在作为公子而出奔流浪时,他作为近臣而一路相从。一次,途经卫国,公子无饭可食,介子推毅然割股啖君。备尝艰辛之后,公子返回晋国,继位为晋文公。他遍赐群臣,满朝庆贺。介之推没有表白自己的功劳,也就没有得到任何赏赐。于是,他便隐居山中,发誓不再参与国政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