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占时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踏青节。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游春的习俗。在山东博兴,人们认为“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扫墓过后踏青享乐是许多人的选择。
清明正直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郊游,然后围坐在一起野餐,傍晚而归,于是便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踏青之俗,故又称踏青节,唐代最为盛行。踏青时,还进行射柳、拔河、蹴鞠、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多种娱乐活动。明清来至,民间还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现在,各学校都组织青少年进行春游、野营、野炊,以及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并组织到烈士陵园送花圈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是人们欣赏领略大自然勃勃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