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占时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踏青节。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游春的习俗。在山东博兴,人们认为“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扫墓过后踏青享乐是许多人的选择。
清明正直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郊游,然后围坐在一起野餐,傍晚而归,于是便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踏青之俗,故又称踏青节,唐代最为盛行。踏青时,还进行射柳、拔河、蹴鞠、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多种娱乐活动。明清来至,民间还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现在,各学校都组织青少年进行春游、野营、野炊,以及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并组织到烈士陵园送花圈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是人们欣赏领略大自然勃勃春日景象的大好时机。清明踏青习俗由来已久。
西汉时,武帝在清明赐宴群臣于曲江,倾都人士于江头楔饭置亭游赏。唐朝清明节时,长安妇女郊野春游,遇名花便在草地上设下张张座位,并将红裙挂在树枝上,作为野餐时的帷幔。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清明春游的情景说: “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生动再现了东京汴河两岸的春游盛况。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引山东志书说寿光县“寒食清明两日,禁火踏青,作戏场,或演梨园,或扮巫鼓,士女云集,阗喧于道”。
踏青可陶冶人的情志,使人心旷神怡。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欢乐情景至今仍令人心驰神往: “清明节……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踏青活动不单单足在清明节,各地因季节、气候不同,踏青的时间不同:福建踏青多为二月二,陕西多为三月三,而北京、东北则在五月五;明朝《五杂俎》卷二中说: “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逢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当时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堕泪者i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 闩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这段记载不但道出南北方在扫墓祭祖习俗上的差异,而且也说明厂清明踏青在南方更为盛行。
宋朝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踏青的情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踏青,这种民间习俗自古有之,并风行全国,有的地方还被定为节日。杜甫就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说明早在唐代,踏青就已盛行。
由于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有先有后,踏青时节也各不相同,最早踏青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八日。据冯应高的噬月令广义》载:“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福建等地把二月二日春龙节定为踏青节,秦味芸《月令粹编》五卷中也曾引载:“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浙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则常常把清明节称为踏青节。古时候,特别是宋代,清明时节踏青非常盛行。而龙华、虎丘,西湖、扬州,都是必游之地。明代文学家张岱在《扬州清明》中说:“扬州清‘明,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清明扫墓,也并非尽是凄凄切切的景象。这一天,有“走马放鹰”、“斗鸡蹴鞠”、“劈阮弹筝”、“浪子相扑,和“瞽者说书”等,同样也是热热闹闹的。
在江南地区,清明时节往往是春雨潇潇。在这种天气里往郊外“踏青”,也别有一种风味。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诗中就生动而别致地描写了春雨迷朦之中踏青的情景和雅趣,令人神往。
农历三月三,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吉辰,·江浙民间是妇女们梳妆打扮回娘家的日子,而陕西却是踏青野餐的节日,“寻春直须三月三”。这一天,龙华道上游人如织:“三月三,上龙华,探春色,看桃花。”
在踏青时节观看桃花,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唐代有位诗人叫崔护,曾经因应试落第闷闷不乐,出外郊游,恰值清明,不觉步入一座村庄。因觉口渴,便轻轻推开一扇柴门,想问主人讨碗水喝。一位姑娘热情地勺了满满一碗水给他解渴,然后斜靠在一株小桃花树下微笑地呆望着,风韵楚楚,妩媚动人。这情景在崔护的心里留下了极其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回忆。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往郊外踏青,去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再次去寻那姑娘的住处,只见院里桃花和去年一样开得火红,那姑娘却不知哪去了。崔护若有所失,深感怅然,便挥笔在大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北京地区,直到五月初五端阳节时才举行踏青活动。这在清代沈榜噬宛署杂记》中有详细记载:“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赏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德胜门内水关……名踏青。”
古代踏青时,还进行野炊、野餐、拔河、蹴鞠、采百草、扑蝴蝶、放风筝、荡秋千等等文娱体育活动。这在古代不少诗文中都有反映。如王禹偶,《寒食》:“今年寒食在高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拈花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韦庄《长安清明》:“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诗中的“白打”和“蹴鞠”一样,都是古代的足球游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信这是广为国人所熟知的一首唐诗,其题名为《题都城南庄》,作者为唐代大诗人崔护,描写了诗人在清明踏青时的惆怅心情。而提到这首诗,更有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在里面。
唐贞元初年,崔护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心中郁闷。恰逢清明,他便到长安南郊游玩。途中忽感口渴,便找到一户人家想讨口水喝。来到院前,见里面花木茂盛、蝴蝶飞舞。敲门后从里面走出一位女子,她请崔护进院坐下,自己则依在一棵桃树下看着他喝水。当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粉红色的桃花映衬在女子如玉的容颜上,只觉比桃花更胜几分。崔护仿佛置身仙境之中,不由得目眩神驰,心旌摇动。二人含情脉脉注视良久,却始终没有开口。时间飞快,不觉日暮,女子目送崔护离去,眼中似有眷恋之情,而崔护也是恋恋不舍。转眼到了第二年清明时分,崔护又来到了长安南郊,想再见女子一面,却奈何门墙如故,斯人已去。
崔护想起去年的情景,不觉心中怅然,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篇。
〈题都城南庄〉是因清明踏青之俗有感而写的。踏青,又称为春游、探春、寻春等,取人人如花如草之意。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正是到野外踏青的好时机。这一传统在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唐代每到清明这天,长安妇女纷纷到郊外春游,遇有名花便在草地上设下一张张座位,并将红裙插挂在树枝上,作为举行野餐的帷幔。对此,杜甫曾有诗说:“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到宋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大发展,踏青之风变得更为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枟清明上河图枠,就生动描画了宋代都城汴梁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之盛况。历经元明清三代,清明踏青习俗一直流传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踏青活动更是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老帅陈毅同志就曾写过〈昆明游西山〉的踏青诗篇:“车如潮,人如海,清明游,相追攀。”
在过去,人们的封建思想严重,妇女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但在一年之中的某些日子里,她们却可以尽情出门游玩,清明即为其中之一。因此,清明节可以说是妇女们最快乐的日子。年轻的姑娘、媳妇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头插松枝或柳条,外出踏青游玩、打秋千,尽情玩乐。在章丘,清明这天,姑娘们穿上绣花鞋到野外去踏一踏初露新绿的青苗,边踏边唱到:“一踏青,二踏红,三踏小脚不害疼。”还有“爹也好,娘也好,就是不许到外跑,清明起得早,满眼青色看个饱”。在博兴,姑娘们时兴自由组合,三人一组、五人一伙地去野外看柏树开花,据说谁看见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最好再到麦田里踏青,有“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的俗语。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有不同的活动。小姑娘或斗草或寻花,或在田间麦垄中玩捉迷藏等游戏。大姑娘、小媳妇则围坐在草地上有说有笑,他们的话题,总也离不开“闺女鞋、媳妇孩儿、老婆子”。老太婆们,也有的到村头去领略一下大好春光。而她们的谈话内容,老远就能看出来。若见她们满面春风,不住地“画拖络树”(用手在浮土上接连不断地画,小女孩们经常这样玩耍),那就一定是在说自己的闺女。若是一边说一边不断地用拐棍捣地,不用说那肯定是在说自己的儿媳妇。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闺女一切都好,而儿媳妇则恰恰相反。实际上,多数的老太婆都有这种偏心眼。总之,清明节这天,人们尽情地游玩,而女性,尤其是小姑娘们更是玩得快乐异常。所以,在当地流传有“小厮盼年,闺女盼寒”的俗语。
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可以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而步行、登山、拔河、打球等活动,对强健体魄、陶冶性情、延年益寿,都有好处。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繁茂,山河秀丽,饱赏春色,会给我们很多美妙的联想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