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清明节扫墓清明扫墓

寒食一样是寒食、清明节的主要节日活动。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十分重视拜扫祭祖,藉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思。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历来把祭祀祖先当作国家的大事。古代祭祀祖先的形式很多,墓前祭神大概始于汉朝,因为《晋书·礼志》记载说:“古无墓祭之礼,汉承秦皆有园陵”。扫墓祀祖之风的盛行则始于唐代。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  “清明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袭,浸已成俗。±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每逢清明,政府为官吏放假。宋代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大学”放假三天,“武学”放假一天,以便师生扫墓郊游。
  扫墓,即祭墓,到墓前祭奠先人。出于对先人的尊崇怀念之情,祭墓时人们先剪除墓周的荆草,修整陵木,添土培坟,故而称之为扫墓。古代扫墓的情景,在许多占籍中都有具体、生动的记载描绘。《帝京景物略》述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此种风俗,至今不衰。至于一些不便扫墓的人家,往往夜深人静时在通衢大道吊慰亡灵,焚烧纸钱。据传说,冥间鬼魂也需吃饭穿衣,故而阳间的亲人要烧些冥钱,以供亡者日用之需。
  现在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的习俗仍保留着,只是扫墓的形式城乡差别较大。在农村,人们前往坟地,整坟除草、摆供祭祀、焚香烧纸钱。在城市,因政府倡导火花,亡人之灵多存于公墓、灵堂,人们更多的是以鲜花、香柱、供晶进行凭悼,少去了整坟除草、焚烧纸钱。与以往扫墓活动相比,现在人们除了拜祭自己的祖先、亲人外还前往革命公墓或烈士陵园,以不同的方式凭悼那些为革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英烈,缅怀他们的功绩。

  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祭墓,或称扫墓。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在寒食日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清明节扫墓在唐代中叶被正式立为制度。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将清明扫墓。编入五礼,永定为式”。白居易的爱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抒写的正是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到了宋代,政府规定清明节“太学,要放假二天,“武学”要放假一天,以便师生回家扫墓。明朝和清朝,扫墓的活动更为兴盛。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檐酌挈盒,轮毂相毕,即于坟前较胜。”吴自牧《梦粱录》载:  “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清通礼》上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坟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财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在千百年沿袭下来的清明节日子里,人们除了祭祖扫墓以外,也带上一束束鲜花到烈士陵园扫墓,献给那些为人类文明和自由而献身的先烈,追念他们的高尚品质,尽尽“思时之敬”,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的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
  有些地方人们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旧的习俗是,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焚香烧纸,磕头祭拜,再为坟墓培上新土,有的还要折几技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杂草修整和清理好,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有的到骨灰放置处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清明祭祖通常在墓地,但也不尽然,也有选择在家中或祠堂中进行祭祀的。在江苏太仓,要在家中祭祀祖先,祭品中还必须有脍残鱼。在云南建水,清明这天不仅要扫墓,还要在祠堂祭祖。在浙江绍兴,清明祭祖多在祠堂中进行。届时,大开祠堂门,族人依次进入,行祭祀之礼。午间,由轮值人置办祭祖酒,邀族人聚饮。酒后,各家还可分得一份实物,如猪肉、艾糕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著名的<清明>诗,描写了清明时节人们给先祖扫墓的情景。
  扫墓,又被称为祭祀墓,就是在墓前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纪念和尊崇。
  在中国,扫墓活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存在,只是不一定是在寒食日之后,而到秦以后则开始在寒食日扫墓。东汉的人们要在月底、月中、二十四节、伏日、社日、腊日等日子到墓前去“上饭”,这应该就是后世清明扫墓的雏形。到了唐代,扫墓才开始变得盛行。最早让老百姓寒食节扫墓的是唐玄宗。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曾描述了唐时百姓清明扫墓的情景:“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到了宋代,开始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天,为此,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放假三天,以便师生扫墓、郊游,可以说开了现代清明放假三天之先河。扫墓时,人们往往在林间岭上野餐,并从郊外买回糕点、花果、玩具、鸭蛋、小鸡等物品。以后历经元明清等朝代,清明祭扫先祖的传统延续下来。
  在全国各地,扫墓都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有的地方扫墓仪式非常隆重,如在山东泰安,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前,先摆上祭品,然后焚香跪拜,洒酒祭奠,再在祖先坟头上添些新土,代表给祖先修修房子。而“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谚,则是对不履行祭祖义务者的警示。此外,子女还要到坟前上供、烧纸钱。山东荣成的清明扫墓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清明这天男主人端着纸香盘子,另外还放有酒菜,女主人则挎着篮子,子女们抗着锨。一家人来到祖坟后,先将祭品摆上,然后焚香烧纸并洒酒祭奠。对逝世的长辈,要一跪三叩首,对死去的同辈,则一跪一拜。男人们拜完后,便拿锨为祖坟培土,以防夏天雨大漏水。而妇女们则伏坟痛哭,以示对先人的哀悼和思念。通常,清明扫墓都在午饭前,午饭则聚集在长子家同食,以加深手足之情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有的地方清明扫墓习俗则相对简单一些,只带点压在坟头的纸钱,给坟墓添上些新土,因此,又把扫墓叫做“添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清明节不断被赋予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纪念对象也逐渐从传统的家族祖先扩展到为国为民牺牲的先烈、有功于人民的人。例如,中国历代政府都有清明时节派官员到黄陵祭祀祖先陵墓的行为。黄陵即黄帝陵墓,相传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其陵墓坐落在陕西省黄陵县城背面一公里的桥山之巅。古人为了悼念黄帝的功德,把他的衣带、靴子、宝剑等物安葬在桥山,就是今日的黄帝陵。而新中国成立后,扫墓活动又有了新的内容。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公告,将清明节定名为“烈士节”,赋予了传统清明节以新的时代内涵。每逢清明日,机关单位、学校都会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扫墓,以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寄托哀思。当前,各地清明节到烈士陵园中扫墓的活动越来越兴盛,就是这一变化的深刻见证。而这对于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提高工作与学习志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清明节扫墓

   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
  到了清明这天,天气回暖,正是春耕春种好时节,同时也是惜春正命、纪念亡人的绝佳时机。
  唐代统治者允许百姓将寒食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延续至清明这天,以此来强化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孝亲传统,从此清明初具节日的性质。
  清嘉庆二十二年《长沙县志》记载:清明日,设酒肴荐先墓,标纸钱于上,去墓草而加土,谓之扫墓。
  清嘉庆二十三年《善化县志》记载:“清明”上冢,用本色纸剪缠竹枝,谓之“春条”,插冢上祭拜。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
  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上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我国古人祭祀的形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较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举行,俗称“上坟”。时间主要是忌日和重大传统节日,如除夕、清明、中元节、农历十月初一等。
  第二种方式是家祭。即不用到坟上去,或与上坟同时进行,把写有直系宗祖的牌位或谱系图供在正堂或“家庙”,全家或全族人一齐祭祀,在家祭的称“请家堂”,仪式十分庄重。
  第三种方式是清明节扫墓,扫墓也被称为寒食展墓。其过程大致是寒食节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来到先祖坟地,然后致祭、添土、挂纸钱。因这项活动与千家万户的生老死葬休戚相关,因而在民间尤为看重,被视为“野祭”。
  古代帝王在组织官方编修五礼时,为了给世人这种追贤思孝的野祭正名,特敕令将寒食节上墓编入五礼之中的第一项吉礼中,使其永为恒式。
  此后,寒食节展墓,名正言顺地成为官方倡导的拜扫礼节。皇亲贵族也跻身于寒食祭陵展墓行列。
  既要展墓就要提到纸钱。纸钱是古人祭祀时用以礼鬼神和葬礼及扫墓时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币”,因之又称冥钱。一般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或抛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将此称为撒纸或烧纸。
  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就有关于纸钱的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
  由此可知,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魏晋以后,南朝齐之时,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此俗一直沿袭下来。世间事,过眼烟云,朝更夕改,唯有寒食展墓之俗如阳露春草,岁岁年年。
  到了隋唐时期,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已逐渐演变为关系千家万户的祭祖扫墓,而为纪念介之推举行的禁烟吃冷食已退居其次。
  寒食展墓之俗因其魂系祖脉,根连骨肉,至后来已演变为四海同祭,九原焚帛,生者展孝,鬼神享食的天下第一祭日。
  人死万事灰,展墓人复来。唐代诗人张籍名作寒食节《北邙行》记载: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做巢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自古至今,上坟祭扫都是我国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的重要活动。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一是修整坟墓。
  唐代以前,我国已有烧纸钱祭亡灵的习俗,但因寒食期间禁火,墓祭也不能烧纸钱,人们便将纸钱插、挂在墓地或墓地旁边的树上,有的是用小石头压在坟地上,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了费用。
  这就出现了一个疑问,古人认为,给先人使用的物品如果不焚烧,是无法过到另外空间去的,当然食品除外。
  在我国,从古至今,不管是宗教还是民间,都有烧香或烧纸钱的习俗。这个纸钱如果不焚烧,阴间的先人就不好用。
  因此,唐朝的大诗人王建在《寒食行》一诗中,就对寒食节不能烧纸钱的事情提出了质疑: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清明节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归乡扫墓。参加扫墓的人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节的祭祀活动,首推涉及千家万户的上墓祭扫。但除了上坟扫墓外,历史上这一天还有一系列其他祭奠活动。
  首先是皇家祭陵,这一活动历朝奠仪也不尽一致。如639年唐太宗拜献陵,规定帝谒陵,距陵5000米处设有座位和斋室,还规定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寒食日都要设祭。
  除了皇家祭陵外,寒食清明较为隆重的祭仪为祭祀孔林。
  据《山东通志》与《曲阜县志》记载,曲阜孔林是孔子先师之墓,此地受天至精,纯粹睿哲。
  历代规定这里祀期为一年两祀,即春用寒食节、冬用农历十月朔日。奠仪由孔子后裔衍圣公主祭。
  除孔林外,曲阜城东10多千米处有启圣林庙,是孔子父亲的葬地。这里规定一年两祭时间为春用清明节,冬用农历十月初三,也由衍圣公主祭。由此可见,清明节从古至今就是华夏子孙的祭祀重要节日。
  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是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
  而另外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
  清明祭祀的时间选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
  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
  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
  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视的一项祭奠内容。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土坷垃压在坟墓边。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
  后来,人们在清明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
  这种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各种冥钱。所供奉的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