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寒冷萧瑟的冬天过去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命的感悟和美的享受。因此,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季节。同时,清明节也是祭祀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季节。古往今来,有许多清明诗一方面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祖先及亲人的赞颂和思念。
宋之问(约656112),一名少连,字延清,唐代诗人,曾作《途中寒食》一首: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诗作借寒食节之景,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伤感,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清明政治及“明君”的怀想。
韩翊(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他的《寒食》诗则别有意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