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传统节日中,可以分为神节、人节、鬼节三大类。在鬼节中,有清明、中元和十月一寒衣节,这都是上坟祭祖的特定日期。但中元节不仅仅是祭祀先人,很大程度上是广泛关怀孤魂野鬼。十月一和清明节是单独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表现出了较强的感恩、怀念和继志的人文特点。

慎终追远观念与祭祖


  祭祖活动,表现了人们有灵魂观念,也表达了人们对民族先人、家庭已故亲人的情感。这在古商周时代就很受重视了。春秋时期,孔子曾经总结性地说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先祖和天地众神,与武装保卫国土是两件国家大事。他还就祭祀先人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说,后人要在长者生前尽心尽力的孝敬,死后也要同样尽心尽力地侍奉。这便是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精神。儒家对一般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而对于祭祖却格外重视,大加提倡。现在看来,这不是处于对灵魂的信仰,而是处于对后人的道德教化。所以孔子又这样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恭敬地追思已故的先人们,民众的道德风俗就会很淳厚了。后来历代帝王为了培养孝子和忠良,一直在大倡孝道,所以清明扫墓祭祖就既是怀思先人,更是每个活人的人格、道德水准的表现了。唐宋时,朝中大臣每逢清明都要回故乡祭祖,有的远在千里之外,来往需要一两个月,但朝廷也没有理由拒绝,甚至还要加以褒奖。
  这里有一则关于上坟祭祖来历的传说:汉高祖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政权之后,就荣归故里沛县。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父母坟上去祭拜。由于那时连年战争,他也多年不能回乡,到坟场一看满是杂草,墓碑断裂残缺,怎么也找不到父母坟头了。他便拔剑割下一截衣袖,向空中一抛喊道:“爹娘在天有灵,如果衣袖落到哪个坟头上,连风都吹不走,那就是爹娘的坟墓!”果然有一片衣袖落在一个坟上,大风怎么也吹不动。刘邦过去仔细一看,果然有父母的名字刻在碑上。这样他就祭祀了父母,又命人重新整修父母坟墓。自此之后,当地人纷纷效仿,扫墓之风就兴盛起来。也有人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遇到的事情,讲朱元璋为了辨别坟头,让人们都去上坟烧纸,没人烧纸的坟便是自己父母的了。帝王做出了榜样,清明上坟烧纸的风俗便形成了。

从庙祭到上坟


  古时实行土葬,人死后要殡埋。最早只挖坑埋下填平,不留痕迹。从《周易》等文献来看,的确那时人们埋人不筑坟丘标志,是“不封不树。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不树也”。那时祭祀先人都去庙里,堆坟觉得无用。但也有一部分人感到先人埋葬之处应有记号,所以《周礼》中又说,“成葬而祭墓为位。”可见周代是埋人习俗新旧交替的时代。到战国孟子时,他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面子的穷人总是吹牛,每天回家都有一身酒气,还向妻子炫耀是有钱朋友请客吃饭。时间长了妻子心中生疑,就偷偷跟踪,发现丈夫是到墓地之间进行乞讨,专吃人家祭祖的供品。由此可见,至少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埋人筑坟、上坟祭祀的习俗。但这时家庙祭祀仍在盛行,大概是家庭富裕或地位较高的人家才能修成家庙家祠而祭祀,一般百姓恐怕都要直接上坟了。同时也应当想到家祭,不能盖庙却可以设有牌位,清明节时在牌位前祭奠很方便。到汉朝时,上坟祭祖已经十分普遍,好多人既有庙祭,也进行墓祭。
  上坟祭祖习俗的出现,与古时社日习俗很有关系。春天社日祭祀经常在春分前后举行。这是祭祀土地神,除了希望庄稼丰收,还可以祈求保佑自己的祖先,两者合在一起也很正常。因为庄稼在地上,死人埋在地下,都是土地爷管辖的范围,所以才有“成葬而祭墓为位”的记载。为了表示对土地爷的尊重和感谢,古时曾经在坟墓左侧为其设祭。这便有上坟祭祖来自春社活动的说法。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年(732),大胆打破古人的祖制,以法令形式让寒食、清明并重,把上坟扫墓归人“五礼”之中,且从此“永为恒式”。这便使清明祭扫成为祭祀祖先的主流礼俗,标志着清明节被国家法定化。到唐代宗大历年间,又规定清明时放假五日,比以前更进了一步。但笔者发现,至今晋冀豫农村仍然称清明为寒食,可见寒食之称在民间印象很深。
  清明祭扫的具体时间,这在历史上也有变化。但现在大多数地方是节前十日、五日至清明为止。个别的地方或僧侣只能在清明这一天,或于清明后三天进行。除了祭祖,在江浙一带农村还有祭蚕神的习俗,传说蚕神是道教玄明真人所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