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茶文化 >茶文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在不少古文献中,记述着古代先民对茶树的各种认识。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把茶树称为“檟”,解释为“苦荼”。三国时期的《埤仓》,把“荼”写作“茶”。

此外,《桐君录》把大茶树称为“瓜芦木”,《广州记》中称之为“皋芦”等等。都反映出茶树的木本形态。

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中记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在一些地方志中,野生茶树的记载更加详细。如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产茶树高一丈”;《广西通志》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背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