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安吉县剑山村的张福金一家种植白茶已有20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春日,朋友们相约来到他家品评新。没想到,慕名而来的外地客户也凑巧赶来,紧俏的安吉白茶就在自家门口销售一空。聚会还在继续,白茶的话题似乎永远也聊不完。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为六大茶类之一。”张福金笑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所以安吉白茶,极为稀有。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

安吉白茶,茶中奇葩,迷失了千年的味道,卓而不群,不似龙井般荡气回肠,霸气冲天,也不似碧螺春淡雅清新,回味无穷,更不似铁观音醇香溢口,经久不衰。许是千年不为人知的孤寂成就了万中无一的口味--娇嫩清纯,让人怜惜。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工艺传承人陈守彬一边演示着,一边说: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而径山茶宴源自对茶的一种信仰,体现了最古老的禅宗思想。至今在日本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民间传说。

将径山茶与径山茶宴传到日本的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即公元1199年。当时的日本执权者为摆脱旧佛教势力对教权的控制,派僧侣到径山求取禅理,并邀请径山高足赴日弘教。径山的茶宴仪式就是这样随着径山弟子东传佛教而传至日本的禅院,名曰茶礼,为禅院中僧侣务必遵守的清规之一,成为日本茶道的雏形。

“所以我们从现行的日本茶道中可以追溯和探知径山茶宴的原始。”省民俗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吕洪年如是说。

人间仙境何处是,顾渚春山采茶时。眼前,历时3年而新建的大唐贡茶院,又让茶圣陆羽欣喜地看到陆羽阁、吉祥寺,手捧《茶经》漫步东西长廊……当我走出贡茶院,听陆羽阁翘檐铃语清越,随风飘散,仿佛是大唐遗韵,萦绕在顾渚山下。时见一行游人,手提紫笋,笑声与铃语相交融,那是范成大田园杂兴的画面: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实,到大唐贡茶院喝茶是最明智的选择。开心时,有鸟语花香为你同乐;寂寞时,有竹影松涛为你消愁。邀约知己一二,紫笋一杯,过滤心境,远离尘世,可享一时之乐,可忘一时之忧。

传奇在夏日,随着杯中溢出的缕缕清香,陆羽《茶经》沁人肺腑。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那以清、寂、敬、和为代表的品茗思想,很好地向世人阐述了“禅茶一味”的理念。

在夏日,你该手捧《茶经》,去安吉喝白茶、去余杭品径山茶宴、去长兴吃紫笋茶……这些独一无二的制茶技艺,无与伦比……问茶叶:千年的味道安吉白茶谁也不曾想到,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躲在深宫画室,金戈铁马之声丝毫不影响这位皇帝的雅兴,他一如继往地端坐书案,纤细的兔毫笔舔上磨好的上好松墨,在他撰写的《大观茶论》上笔走飞龙,文思如潮喷涌而出:“安吉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闸,其叶莹……运度相宜,则表里昭砌,如玉在璞,它无与伦也……”

和其他茶类不同的是,越是上品白茶,茶汤越是清淡,看似无味,只是氤氲的茶香早已滋润感动你脆弱的神经。细啜一口,入口清醇淡雅,若有若无,如皈依入道的女子,清秀脱俗,一尘不染。滑落入喉,但觉两肋生风,通体舒坦。如果说美酒下肚让人血脉贲涨,热血沸腾,而此时的你如同洗净污血,解甲归田的将军--气定神闲,心如止水。

毕竟,她有大宋朝的味道!

问茶人:日本茶道之源径山茶宴2009年,径山禅茶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国际茶文化专家们经过百般周折、广泛搜寻,最后在日本关西大学图书馆查到了决定性文献:日本18世纪重要的百科全书《类聚名物考》明确记载,日本高僧南浦绍明于正元年中(1259年)将径山茶宴传入日本。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实证径山茶宴为日本茶道之源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

18世纪日本江户时代中期国学大师山冈俊明(1726年-1780年)在其编纂的《类聚名物考》第四卷中记载:“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驻前国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入唐时宋世也,到径山寺谒虚堂,而传其法而皈。”这一史料记载清晰地点明了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径山茶宴,成为径山茶宴是日本茶道之源的铁证。

山冈俊明是18世纪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国学大师,尤精于日本古代典籍。他所编着的《类聚名物考》囊括了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是一部反映日本历史生活原貌的百科全书,在日本具有极高文献价值。书中短短几行字,清晰地点明了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径山茶宴,由僧人南浦绍明于正元年中传入日本。因此它的记载,成为了径山茶宴是日本茶道之源的铁证。

问茶楼:大唐贡茶院长兴紫笋茶陆羽终老顾渚山,是在大唐贞观二十年。

临终之前,他让童子沏了一壶紫笋茶,隔着窗棂,陆羽看见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皇家茶厂--贡茶院正在烘焙紫笋茶。

这是一种怎样的茶呢?以至于唐朝的皇帝将它列为贡品,在清明之前,快马送至长安,赶赴朝廷一年一度的清明宴。

在浙北偏北的地方,有座横亘于浙江长兴和江苏宜兴之间的顾渚山,相传因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登此山东顾渚水而得名。然顾渚扬名天下者,则源于唐朝,归功于茶圣陆羽。唐大历五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诞生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唐贡茶院。

站在陆羽阁的陆羽雕像前,陆羽凝眸紫笋茶叶的神情,让我想起《陆文学自传》的声音: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顾渚茶文化的历史,就展示在大唐贡茶院的东廊之中,从贡茶制作到唐皇品茶,从品茗三绝到茶文化的流传四方,其茶史、茶艺、茶道、茶具、茶事历历在目。

记忆自宋以后近千余年,虽几逢盛世,众人寻他千百度,安吉白茶依旧不知魂归何处,如同书法瑰宝《兰亭序》般,让人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1979年,安吉县林业局技术调查人员在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一蓬树龄逾百年的再生型古白叶茶树。神品现世,茶界震惊,眼光独到的安吉人即刻拨巨资予以栽培,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当年的那一蓬古茶树,早已专人保护,依旧是养在深闺人难识,只是她的徒子徒孙,现已遍布竹海安吉,安吉白茶大名近几年在茶界已是如雷贯耳,价格更是名列高档茶之首。

研究发现表明,径山茶宴是径山寺接待贵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起源于唐朝中期,盛行于宋元时期,传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此前,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日本茶道源于径山茶宴,但是一直没有确凿无疑的文献史料加以佐证,成为禅茶文化研究的一道硬伤。

2009年7月,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与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学学会、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联手,数次来到径山,探访径山禅寺高僧,搜寻历史遗迹,查阅大量的寺院藏书典籍,经仔细分析、比较、摸排径山茶宴相关线索,基本廓清了径山茶宴传承脉络,并重新恢复径山茶宴各项礼仪规范。

作为中国禅门清规和茶会礼仪结合的典范,径山茶宴历史悠久,体制完备,蕴涵丰富,意境清高,程式规范,是祖国禅茶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中国禅文化史、茶文化史和礼文化史上享有至高地位,尤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地位突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紫笋茶,顾名思义,茶的颜色与众不同,叶芽略带紫色,这在中外茶史上独一无二,也因陆羽力荐紫笋,才拉开了顾渚山长达876年的贡茶史序幕;才吸引了袁高、杜牧、杨汉公等文人留下了摩崖石刻;才有了颜真卿、崔元亮、源重等28位刺史先后来到顾渚山修贡。

据说最早的种茶者是高山上的寺庙和尚,故有“茶禅一味”之说,想当年贡茶院设在吉祥寺,将东廊30间作为贡茶院,是“茶禅一味”的最好佐证。难怪唐代僧人皎然会常常到顾渚山找寻陆羽: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真有点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或许,这正是大唐遗风,顾渚山千年贡茶的精髓之所在。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