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24节气 >冬至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中国传统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因此,古人认为,冬至为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此后则阳气渐渐回升。 

冬至名片

  • 中文名冬至
  • 外文名Winter Solstice
  • 别    名冬节、日短至、亚岁
  • 代表寓意阴气至极,阳气渐生  
  • 气候特点低温
  • 季    节冬季
  • 时    间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70°
  • 前一节气大雪
  • 后一节气小寒
  • 风俗活动享祀先祖,办宴席等
  • 风俗食物姜饭、水饺、汤圆、羊肉汤、包子等
  • 属    性二十四节气的十一月中气
  • 斗柄指向斗指子
  • 隐含意蕴阴阳交割、万物亡寂、生机禁闭
  • 节日起源时年八节、拜神祭祖
  • 三    侯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历史渊源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