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24个节气,相信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大家能记住所以的节气吗?有点悬,但是冬至大多数人还是了解的比较多,那么关于冬至的含义有哪些,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在古代,冬至这天,人们是把它当作一个大的节日在过,所以这一天也会被称为“冬节”、“子年”等等。在周朝,节气成为一个节日,举行了许多祭祀活动。像这样的祭祀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因为后来有了一个特定的祭祀节,所以就不再在冬至当天祭祀了。
冬至在月尾什么意思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这句话过去老辈人经常提起。那个时候,不想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也没有手机和电视,要想知道天气情况,通常就会请教村里一些会看气象的老人,经过岁月的积累,有些老人这方面还是非常有经验的,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的意思是,如果冬至节气在农历11月月尾,那么今年的冬天冷的时间就会比往年要晚点,并且持续的时间相对的也会比较长,就是来年的正月和二月都还会比较寒冷。这样我们农民朋友就要注意了,来年春天肯定会有“倒春寒”的天气出现,所以耕种时间就要有所改变。
节气的由来
“立冬交十月,小雪封地,大雪叉河,冬至不行船,小寒天正冷,大寒正过年,二十四节气正好是一年。”这首节气歌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冬至也被称为冬节。根据中国的传统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节日对生活的影响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期中之一,因为冬至并不是固定在某一天,所以它和清明节一样被称为“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