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刺绣是中华传统技艺,已经在全国各地流传上千年了,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刺绣技艺,与传统汉族刺绣一样精美。
锦是美与奇的传说,相传织锦的“锦”是从美景的“景”借用而来,其意是用自然景色丰富多变的美,来形容织锦五彩缤纷的美的。
到阿佤山见过佤族织锦的人,差不多都有种感觉,佤锦像一道道彩虹,既美丽又自然,一副图案都像是佤族同胞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独特的色彩和纹样构成佤锦的独特风格,内容和形式呈现着佤山天地、山水、村寨、河流、森林、花草、云霓等融成的如画的自然美景。
堪称佤族有形文字的代表,在区区几尺棉布中编入生产、生活、歌舞、花卉和鸟兽等内容。图案精美,结构协调大方,构成了奇特的佤文化。
佤锦花纹中出现最多的花样是雀眼睛花。按民间的说法,锦的色调:低为黑色,表示牢靠;花纹中的绿、红、黄、蓝、紫等色是与动植物有密切相关的。
佤锦的用途很多,首先是用于缝制妇女穿的服饰,其次是用于制作筒帕(挎包)、裹腿布、被套、床单。第三是做饰件、做幕帐、当艺术摆设或悬挂的欣赏品等。
畲族民间手工艺主要有刺绣、纺织、竹编、雕刻等,种类不多,却很有特色。纺织以往畲民织布供自己家人穿。语称妻子为“布娘”,真是男耕女织时代的最好造词。
刺绣在鞋面、服装襟边、衣兜、肚兜、女子绑腿、拦腰(围裙)、扇心、小孩围涎、帽子等处绣花鸟、几何图案。此工艺较费时间,要精耕细作。
现在已无人穿家织布,只有少数地方人织麻布做豆腐袋、蚊帐、拦腰、孝服。大带也是用“暖锯”织的,织成长丈许、宽尺许的有花纹图案的布。
彩带是畲族妇女的传统手工艺品至今仍盛传。用三根尺许长的小苦竹杆压在桌边牵好经线,一头挂在门环上、柱子上、篱笆上,一头拴在腰上,坐着织,哪里方便就在那里织。
有空都可以织,织几分钟可以收起来包好放在拦腰里,带到另处再挂起来织。经纬线有棉质也有丝,经线用多种颜色,纬线为白色。
彩带图案的粗细是体现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小姑娘从小就开始学织带。彩带既是腰带、拦腰带等实用品,是人们喜爱的珍藏品,妇女常以彩带作送人礼物。
现存的苗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以谋生存,雕题文身开始从残酷的保身艺术转变成美的装饰艺术,随之演变的,是挑花、织花、凿花、绣花等民间技艺。
据资料载,苗族姑娘个个都是绣花的能手。少时家境贫寒,姑娘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手艺。女孩出嫁时能穿上自己刺绣的衣裳,会是一生最好的纪念。
苗绣多以红、绿色为主,辅以其他色彩鲜丽的丝线,花纹稠密,富丽堂皇。穿行于色彩斑斓间,千年前苗寨的恬静生活浮现眼前。
苗族妇女热爱大自然中的牡丹花、喜鹊、蝴蝶、鲤鱼等吉祥的事物,在创作时通过艺术的加工,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苗绣的每一道工序都是采用全手工制作,包括粘花、上绷架、配线、刺绣、缝合等步骤,石榴针绣、数纱绣、辫绣、锁针绣等刺绣技法多达几十种。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苗绣的绣娘不足百人,为挽救濒临失传的酉州苗绣技艺,让苗绣走进课堂,也让聋哑学生多一门生存技能,这样才能保持传统技艺的生命力。
总之,这些传承千年的民族刺绣,流传与神舟大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代表,彰显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