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情人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少女们往往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这是一种至纯至真的情感,又赋有一种极为浪漫的色彩,让人辗转反侧,情思绵绵,心绪无边。也正基于此,千百年来,这种情感一直在民间流传,既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并成为一个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传统节日。
不同的是,如今的一些少男甚至是一些更大的人群都加入到了这个节日里,有的是为了婚配,有的是为了情人,有的是为了子女,还有的是为了漫长的相思……诸如此类,不一而是,使人陡然间增添了无限的感慨。真是: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在我国的许多史书中,对这个节日的由来,有着较多的说法。一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诗经》;一说起源于汉代,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同时,人们还认为传说的原发地在南阳。
其一是说,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的南阳。查经问典,《诗经·小雅·大东》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