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七夕节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亦称“乞巧节”、“女儿节”、“情人节”等。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于天河鹊桥相会的动人故事。唐代杜牧写有《七夕》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因织女美丽灵巧,故“七夕节”夜晚妇女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民间搭彩楼于庭院,谓之乞巧楼。有的地方以此日为“女儿节”,年轻姑娘举行“慕仙盛会”。江南一带,是日解孩子脖颈上的“五色彩丝”,甩于屋顶,谓之“送健绳”。
  广西等地于这天储“双七水”,称用此水洗澡,可以避邪祛病。此外。“七夕节”还有晒书、曝物等习俗。“七夕节”也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广为流行。
  “七夕节”常用的对联有:
  翠梭停织穿针夜;银汉横秋乞巧楼。
  鹊辞天上穿线月;
  萤入人间曝衣楼。
  晨起曝衣凭小阁;
  宵来设果拜中庭。
  银河喜看七夕会;
  鹤桥已定百年情。
  玉镜人间传合璧;
  银河天上渡双星。
  云汉秋凉生七夕;
  天街夜永耀双星。
  《楹联丛话》卷九载:“朱建三生于七月七日,所居之里名百花巷。”清代戏曲家李渔为之撰联云: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南亭联话〉卷三载,蔡仰斋夫妇五十双寿,其门下士以“七夕”称祝。对联云:
  屈指三秋,天上又逢七夕;
  齐眉百岁,人间自有双星。
  《楹联述录》载,广东民俗甚重七夕,有以鲜花搭建帘拢床帐亭榭台阁者,清道光进士许祥光撰联云: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梦,翠雀凌霄。
  有贺一对新人“七夕节”成婚对联云:
  试问夜如何,牛女双星渡河汉;
  欲知春几许,凤凰比冀下秦台。
  〈师竹庐联话》卷十载,龚子达卒于七月初一七日。有挽联云:
  公竟渡河,七夕佳期成永诀;
  我将出塞,万方多难且高歌。
  意云是清代湖南长沙有名的戏剧演员,时誉为一代名伶。其生日为农历二月上旬,临近花朝节,逝于同治八年七月初七日(1869.8.14)。杨恩寿撰挽联云:
  生日近花期,占断二分春色;
  佳期辍瓜果。可怜七夕秋风。
  顾颇刚是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其母卒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初七日(1934.8.16)。有挽联云:
  仙踪归趁星河会;
  子舍名成景范才。
  “子舍”,诸子所住房舍。借指儿子。“景范”,指清代史学家顾祖禹,字景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