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七日,在中国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有关七夕的文章辞赋,就是穷乡僻壤的陇右山区对于七夕也有比较独特的说法。关于七月七、七巧节的来源基本是唯一的,那就是起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现在乡下人并不看重过七夕,认为这是女孩子的节日,所以有些地方纯粹就把七夕节也叫作女儿节。
现在关于七月七的来历,民间流传的说法以及故事和文献资料中的记载还是有许多出入的。比如七月七这天,据说到处找不到喜鹊这种鸟。民间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他们之间隔着宽广的天河,所以上帝就命世间所有的喜鹊,这天都要上天堂,在天河上为牛郎织女去搭桥。民间有人说七夕之后,见到喜鹊,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喜鹊的脖颈上都开始掉羽毛。据说这就是给牛郎织女踩踏所致。七月七这一天,许多乡里的老奶奶们会把一个小秘密告诉她们的小孙女,说是七月七这天晚上,天堂里的鹊桥上,牛郎织女要说一晚上的情话,而人间只有一种地方能够听到,那就是樱桃树下。所以要女孩子们半夜一个人守候在樱桃树下去听,才听得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其实夏天朦胧月色下,一个女孩子站在樱桃树下,静候天外佳音,那是最浪漫的镜头。如果这樱桃树上鲜红的樱桃熟了,一边摘来吃着,一边聆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那也是十分动人的画面。当然这不过是浪漫的想象而已,樱桃树不是什么超高级的通信工具,再说陇右人家种植樱桃树的并不多,有些地方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一棵樱桃树。要听到天外之音,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关于七月七,从前流传的风俗习惯很多,现在,老风俗已经不多了。古代的斗草、投针等等都有些式微。现在七夕节,民间流传的女孩子的活动也就是拜祭双星和做游戏。这天晚上,老奶奶和孙女们在院子里或者自家果园的樱桃树下摆上个小炕桌,小香炉里点燃香烛,献上瓜果蔬菜和糕点。这时候大都天朗气清,半月凌空,星汉灿烂。老奶奶叫孙女们、小媳妇们一个个双膝跪地双手合十默念心事,望空祷祝,然后再重重地磕上三个响头。奶奶们就会说这时候只要心诚,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老奶奶大概是要未出阁的姑娘,祷告嫁个好女婿,刚成家的小媳妇儿尽快生个大胖小子。
做游戏往往是大白天,没有什么忙活计,妇女们聚在一起,比如拿个线绳子改交交,有的地方叫改巧巧。这个活动必须是两个人,一个首先把一根绳子绾成一个大圈,然后用指头相互挑过形成一个双线圈。这样第二个人开始用手指挑着改交交,等线圈到他手中已经变换成另一种样子。这样两个人一直交换着改下去,直到其中有一个不能将对方手中变换形式的线圈改开,那就算手持线圈的一个取胜。改交交的时候常常念叨着一种顺口溜式的歌谣:“改交交,吃蒿蒿,吃了蒿蒿挨刀刀。”不知道这顺口溜是什么意思。我推想可能就是改交交失败的人,干什么都不顺畅的意思。这种游戏靠的就是心灵手巧,据说这是测验女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做女红的基本方法。
再有一件就是七夕节编蚂蚱笼、编小灯笼等。七月头上麦子已经打碾完了,碾麦的时候农村妇女已经抽空备下了许多麦草秆子,这麦草秆子是准备掐草辫子卖钱的。七巧节的时候,家里的奶奶、妈妈就利用节日教女孩子利用麦草秆子编制一些小玩意,比如蚂蚱、草灯笼、小亭子之类,以便训练和提高女孩子的手工技艺水平。
还有就是有些女孩子在大人们的指导下动手用竹篾子做一个简单的口琴。这要靠心灵手巧。一根竹篾子截上四五寸长的一节,把中间用小刀子刮削得薄薄的,然后把中间用小刀割开一个小口,做出一个小舌头。这样放到嘴边一吹就发出动听的声音。乡里人叫它咪咪子,也叫扣扣,谁做的咪咪子吹出的声音动听就说明谁心灵手巧。
还有在有些会宁乡村过七夕节时,要女孩子独自做面食,比如擀长面、做花卷、捏包子、包饺子、捞油馓(会宁方言读作suàn)等。女孩儿的母亲,常常借此检验自己的女儿是不是掌握了做农家饭食的基本技能。
这些都是会宁民间流传的七巧节的风俗。其实七巧节也是中国汉民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从古到今,不同地域关于这个节日的风俗大同小异。
此外,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南朝齐梁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杜甫《银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一首独特的七夕诗,这样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首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儿童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阙七夕词堪称一绝。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一首是:“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这两首诗对七夕夜晚妇女们的活动和心态形容得入木三分。总之,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森严,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关于七月七的风俗习惯全国各地很多,根据网上资料列举如下。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风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
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穿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做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镂雕或用龙涎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纱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星影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才逐渐散去。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
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地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世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剥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各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七月七日要进斫饼,并定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大致起源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时看蛛网的有无,唐朝时看蛛网的稀密,宋朝时看蛛网是否圆正,后世明清时代多遵从唐朝风俗。
现在西方有他们的情人节,其实这个节日我们中国早就有了。不过因为崇洋媚外的缘故,现在许多人放着自己老祖先曾经过了千百年的情人节不过,反而去过西洋人的情人节,真的是数典忘祖。其实七夕情人节从远古走来,已经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成分,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随着本土文化的复兴,这个被许多国人渐渐淡忘的七夕情人节一定会重放光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