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武义七夕接仙女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黄河下游大量民众曾迁居至武义地区,并随之带来大量中原文化,北方的七夕风俗很有可能是在此期间传入武义地区。在南宋开禧三年(1207),武义的七夕仪式已经初具规模,节俗的盛行出现在明清时期。据《嘉庆武义县志》记载:“七月七日人家女子夜间陈瓜果于庭以祀织女谓之乞巧。”武义的七夕仪式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要参加群体、拥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节日庆典。每当七夕,位于武义城东胡处村的龙王山热闹非凡,四乡八村的巧妇会聚在三江口上的龙王庙,赶制荷花灯,以便在七夕节于熟溪两岸乞巧放灯。七夕的熟溪桥最为浪漫,巧女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至熟溪两岸,以熟溪桥为中心,彩灯高悬,鹊桥巧架,元宝折叠,佛经齐颂,荷花灯顺流而放。“第七仙女织绸绫,织得什么好花名?织得鹧鸪会求雨,织得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