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魏晋以前称为上巳节,日期为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称元巳,魏晋以后改称为三月三。上巳节在中国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周礼·月令》称:“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殡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韦蜀,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由此可见,在上巳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
高禖又称郊禖,禖同媒,谋又来自腜,《说文·四下骨部》称:“腜,妇始孕兆也”。朱骏声注称:“按高禖之年某,以腜为义。”《广雅·释亲》称:“腜,胎也”。可见,高禖的含义是始祖母,是职司爱情婚姻与生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