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七夕节日习俗花样繁多,生动有趣,而这些各式各样的习俗主要是从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得到灵感而创造出来的,它们都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紧密相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经济原因。我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纺织是古代妇女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男耕女织”便说明古代的男子多外出耕种,而女子在家纺织,聊以为生。正是由于纺织对于古代女子的生活意义重大,因此她们十分期望自己能拥有高超的纺织技术。而织女是人们心中纺织技术最高的人,因此许多女子便在七夕之际进行乞巧,以期望自己也拥有像织女那样的技术,能织出美丽的布匹。

  第二是文化原因。在我国古代,自由恋爱通常是不被允许的,许多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缺少了爱情的参与。然而,人们追求爱情的天性是无法扼杀的,既然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青年男女们便将自己的爱情寄托于神话传说、小说戏曲当中,在别人的爱情故事中满足自己对自由美好爱情的渴望。

  牛郎织女的爱情正是象征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而七夕节那天,青年男女在树下祈求美好爱情的民俗,便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求。

  于是,我们可以在七夕的许多节日习俗中看到牛郎织女的影子。

  譬如,乞巧的习俗。少女们在七夕当天举行乞巧活动,就是根据传说中织女善于纺织,能织出五彩缤纷的美丽布匹而来。牛郎织女的传说深深植根到我国的民间文化中,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于是人们根据脑海中牛郎织女的传说清节以及他们对美好纺织技术的渴望,便创造出在七夕节日当天乞巧的习俗,并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中,不断丰富乞巧习俗的形式。人们在乞巧时,不仅是祈求自己拥有像织女那样精湛的纺织技术,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又比如,种生求子的习俗。传说中牛郎织女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这种家庭模式是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庭模式,许多百姓都希望自己也拥有这样的家庭。于是,在七夕当天,许多妇女都会像牛郎织女两位神仙祈求,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养子女的愿望。于是,我们在这一习俗中可以看到,人们将牛郎织女以及他们的子女的蜡像放于水中,称为“水上浮”。

  每到七夕那天,就会有许多少男少女在树下祈求自己的美好爱情赶快到来,这实际上就是来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在树下可以听到仙女们的谈话,可以让织女看到自己,可以说树下是牛郎织女浪漫的场所。在传说的影响下少男少女们也模仿牛郎的做法,在七夕之夜,来到树下悄悄祈求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以想象,古代七夕之夜的树下,一定是十分美好而浪漫的。

  此外,同样的习俗在不同地区,细节上略有不同。这是因为,传说在世世代代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区的接受差异,而发生了许多变异。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根本特性之尸,包括传说在内的任何有生命的民间文学作品,都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而人们对于传说,既是它的读者,同时又是它的再次创造了。人们由于自己所处的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自身的个性便不同,而在接受和流传传说的过程中,便将自己的个性解读加工到传说当中,使得传说在各地产生了差异和变异。牛郎织女传说之所以在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区差异,正是由于人们在其传播过程中加人了本地区的个性化再创造。在某些地区,牛郎织女的传说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便是当地人们的再创造。黄河流域地区,把“七夕节”称为“女儿节”。相传这一天,出嫁的女儿都要被接回娘家,如果被王母娘娘发现小夫妻长久同居,那么她便会强令分开小夫妻的。在广西等地,“七夕”又称“双七节”,那里七夕的主要习俗不是乞巧,而是贮水,人们认为用七夕当天贮藏的水洗澡,可以祛除一切疾病。而福建和浙江两个相邻的地方,同是七夕乞巧,又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在福建地区,大人们会把七夕乞巧的供食分给孩子们,认为孩子们吃了巧食可以增进友爱,不会吵架;而在浙江地区,则要专由外婆送给孩子巧食吃,这样,吃了巧食的孩子便会生巧了。

  除了牛郎织女的传说,魁星的传说也与七夕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连。每到七夕,许多读书人都会拜祭魁星爷,这是因为传说中魁星掌管文事,他可以左右读书人的命运。于是,在传说的影响下读书人会在魁星生日那天,也就是七夕,祭拜魁星,希望魁星保佑自己能够高中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