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除夕,又称除夜、年三十、大年夜等。除就是去的意思,夕就是傍晚的意思;除夕,也就是旧岁将尽,至这个傍晚彻底除去之意。时间是在夏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因为该月有大小之别,所以有时为二十九日,有时为三十日。但是,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通常人们都一概称之为年三十。
  除夕的节日活动,远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雏型。
  据《周礼·夏官》记载,周代已经有一岁之终举行驱傩活动之俗。进入汉代,不仅驱傩之俗沿袭下来(时称“驱疫”),而且除夕一词也开始正式出现了。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一书中,便记载了人们在“腊除夕”装饰桃人、垂挂苇茭及在门上画虎等活动,用来防御凶顽,祈求幸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夕守岁的风俗出现了。南朝梁人徐君倩有《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盛行了这一习俗。唐代,人们又称除夕为除夜。如唐诗人王建有诗云:“金吾除夜进傩名”,其中所言除夜即是除夕。此时期内,除夜的活动,除合家欢聚宴饮、守岁之外,还有用钢刀刻门和点水盆灯等风俗。进入宋代,除夕的活动,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有咏除夕守岁的诗,其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梦粱录》,则详细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除夕之夜的情况。据说,城里的家家户户,都围炉而坐,又饮酒又唱歌,小孩子玩耍游戏,全家人通宵不眠。与此相应,人们白天还要清扫卫生、换新门神、挂钟馗像、订桃符、贴春联等,用以表示辞别丰收的旧岁,迎接新年。明代,除夕的活动兴盛不衰,祭神敬祖、门窗贴红纸、全家围桌饮酒守岁等活动,遍及南北各地。
  清代,除夕的活动内容,仍是从明代及其以前各代流行的除夕活动发展变化而来。地区不同,喜庆的形式、内容也有所差异。
  北方如北京的除夕活动,十分隆重、热闹。人们将辞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到除夕的白天和夜晚举行。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祭祖供神、点景迎新和守岁娱乐以及辞岁等内容。
  除夕祭祖与供神,是除夕整个节庆活动中的一件大事。既为了表示慎终追远。体现孝道,也是为了显示对诸神的虔诚。届时,各家都要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供在案上,有画像的则要悬挂画像。案上要摆上月饼、水果、炒菜等祭品,点上大红烛,焚香,一家老小依次叩拜。供神也是在中堂摆案,上面供上诸天神的全图,摆满苹果、干果、馒头、年糕以及蜜供等供品。这叫做“天地桌”。半夜接神时,可将天神像焚烧,但天地桌则要一直摆到灯节才撤下。
  点景迎新,是渲染节日气氛的主要手段。这项活动的内容较复杂,主要包括贴挂千、贴春联、贴门神等。所谓挂千,就是将一尺左右的彩纸刻成各种吉祥的图案,贴在门头上。春联就是从唐诗宋词中选对称句,或编一些吉利话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两侧。贴门神,一般都是贴“白脸儿”和“黑脸儿”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武将的木刻版画。二将持枪舞剑,威风凛凛地站在大门口,任何鬼魅。一概望风而逃。一些富家大户,还买来用火烘而成的牡丹、梅花等,摆在堂上。一时之间。满庭芳香飘溢,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人称唐(堂)花。有的人家,还弄来大一点的松柏枝,插在瓶中,上面缀上古钱、元宝等,称为摇钱树。这些,都是为了造成一种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同时也是为了期盼来年飘香溢美、财源茂盛。当然,一些小户人家,买不起这些贵重之物。只能请一一张财神像回来,贴在屋里,保佑自己一家来年发财,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辞岁,是除夕的一颐重要活动。人们穿上整齐的服装,兴高采烈地上亲友家中去拜谒;家中的仆从和小孩,也要给主人与家长叩拜;新女婿一定要在这天到岳父母家中辞岁,否则视为不恭。清宫和官府,也循礼在这天举行“拜官年”的活动。一大清早,皇上要登上金殿,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贺。各级官府的庶僚,依次叩拜自己的长官,祝贺旧岁将尽、新年即临。
  守岁娱乐,是除夕整个活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时间一般是在晚饭之后,一直到夜间接神。届时,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一家老小欢欢喜喜围坐在大红烛光之下。妇女儿童,大都在炕头上“掷骰门叶”来取乐。男人们则在那里举杯相庆。喧哗嬉戏之声不绝于耳,酒香炉香四顾弥漫,连灯花也兴奋地跳动不已,到处都充满了喜庆欢乐的气氛。据北京地区民间流传说,守岁可以延寿。其实,对广大的劳苦百姓来说,守岁更是辛劳一年的家人得以尽情享受安逸欢乐的美好时光。北京等地的民间守岁娱乐活动,一般都要持续到子时(半夜12点左右)接神时,才最后结束。也有一些人家。通宵达旦,一夜不眠。
  南方广大地区的除夕庆祝活动,与北方基本一样,也有贴春联、门神以及祭祖、辞岁、守岁等活动。但还有一些活动,与北方相比,有其地方特色。以古城苏州为例,每年的除夕,人们都要将冬青和松柏枝等插到房檐头,人称之为“节节高”;门厅的门楣上。有的家庭还要贴上“欢乐图”,上面绘有有关欢乐之事的各种人物故事,用以迎来福禄吉祥;寝室内,要点上两大根红蜡烛,彻夜不熄,直至天明燃尽,烛泪成花,好像向主人报喜。人称“守岁烛”;新过门的媳妇,要给公婆做新鞋子,称为“过年鞋”;大人要给小孩子一点零钱,称为“压岁钱”。
  除夕的饮食,更是丰富多采。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一顿丰盛的团年宴,以辞别丰收的旧岁,迎接美好的新年。
  北京城里,一般家庭的除夕晚宴,菜肴多在除夕之前就已经烧好了。菜肴之中,包括各种冷荤菜,如冷炖猪肉、羊肉和冷炖鲤鱼、鲫鱼及冷炖鸡等。这些菜的菜汤,因天气寒冷,已凝固成块,所以人们就称之为“肉冻儿”、“鱼冻儿”和“鸡冻儿”等。还有虽事先做好,但至除夕时要蒸热的菜,如扣肉、红烧肘条、红白丸子、四喜丸子笋。再有就是青菜和成菜,如糖辣白菜、芥茉墩以及肉丁炒咸黄瓜、肉丝炒酱瓜丝、肉丝炒干佛手、腊八蒜等。素青菜在除夕宴中必不可少,可以用来冲淡一下油腻过重的荤食,使人口爽胃开。除夕晚宴的主食,多为水饺,有羊肉白菜馅、猪肉青韭馅、三鲜馅等。这顿饭,一定要全家人到齐,取阖家团圆之意,所以称为团年饭。一家人济济一堂,品尝着桌上冷热兼有、荤素俱全的盘盘碗碗里丰盛诱人的菜肴,充实感和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饭桌上,大家还要尽量多说一些吉祥如意的吉利话,以求融洽和睦欢快的气氛。酒杯交错、菜香四溢、笑语莺莺,一家人皆大欢喜,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一般来说,这顿饭各家吃得都很慢,有的要从掌灯时分,一直吃到半夜才结束。
  清代的宫廷,每年除夕也要举办除夕盛宴。参加者除皇帝、后妃之外,还有一些王公大臣。除夕宴会,一般都设在乾清宫。这个宴会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十分讲究。仅以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御用的一桌除夕酒宴所用的物料为例,就可见一斑。据资料记载,这桌酒宴,计共用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子3个,腊肚2个,小肚子8个,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白面5斤4两,白糖6两,等等。从以上所列食物来看,大多属东北所产。这说明,清宫除夕宴保持了满族人食俗,反映了皇帝和宫廷在节日饮食上的偏好和独特心理。
  至于广大南方地区,除夕的晚宴也是十分受人重视的。届时,人们也要全家团聚,围桌共食,人称之为“年夜饭”和“合家欢”。这顿年夜饭,所吃的食物,与北方人大体一样,也是鸡鸭鱼肉。饭桌上,人们也要尽量多说些吉利话。清代苏杭名士周宗泰有《姑苏。竹枝词》说:“妻孥一室话团囡,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可以说,以传神的笔调。描述出了除夕宴上的欢乐吉祥气氛。
  南方除夕宴中,最有地方色彩的,当数安乐菜了。
  据清人顾禄《清嘉录》说,这种安乐菜,是用风干的茄蒂拿水泡好之后,加上各种果品蔬菜,调入各种作料,杂拌而成的。吴人称茄为落苏,而落与乐同音。因此,这道菜,依然是借此谐音而祈求吉利欢乐。此外,还有暖锅,做法上与北方的火锅基本一致。北方人吃火锅,早在冬至就已开始了,到除夕时已不新鲜;江南则到除夕时暖锅成为重头戏,也备受人们的青睐。当地有人赋诗称颂。说:“添来炉火寒威解,味人丹田暖气生。”除夕的寒夜,一家人热热闹闹围着炭火炉,炉热热汤鲜,既可御寒又大饱口福,使得节日的热闹气氛更加红火热烈。
  另外,在东北满族人中。流行有“三十儿无鱼不成宴”的谚语,取其年年有余(鱼)之义。所以再穷困的人家,也要弄几条鱼来,加到除夕的晚宴中,免得被人家耻笑。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