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除夕,又称除夜、年三十、大年夜等。除就是去的意思,夕就是傍晚的意思;除夕,也就是旧岁将尽,至这个傍晚彻底除去之意。时间是在夏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因为该月有大小之别,所以有时为二十九日,有时为三十日。但是,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通常人们都一概称之为年三十。
  除夕的节日活动,远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雏型。
  据《周礼·夏官》记载,周代已经有一岁之终举行驱傩活动之俗。进入汉代,不仅驱傩之俗沿袭下来(时称“驱疫”),而且除夕一词也开始正式出现了。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一书中,便记载了人们在“腊除夕”装饰桃人、垂挂苇茭及在门上画虎等活动,用来防御凶顽,祈求幸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夕守岁的风俗出现了。南朝梁人徐君倩有《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盛行了这一习俗。唐代,人们又称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