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
元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家都有在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宋代,一种新奇的食品在民间很受欢迎,这种食物最初被称为“浮元子”,后来被称为“元宵”。元宵和汤圆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汤圆是用糯米粉做成皮,然后再包馅。元宵是以白糖、芝麻、豆沙、核桃仁、枣泥等等为馅,然后将馅团成形后,再在糯米粉中滚成。元宵馅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食用。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团圆美满。
观灯
在元宵节放灯笼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灯市,当时,京城长安是世界之上最大的城市,拥有百万人口,社会繁荣。在皇帝的倡议之下,元宵节灯会办的越来越豪华。唐玄宗开元鼎盛时期,长安的灯市规模非常大,各式各样的花灯多达五万多盏,皇帝还命令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灯楼,高就有150尺,金碧辉煌,很是壮观。
猜灯谜
元宵节观灯猜谜语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以后一直很流行。“猜灯谜”又称“打灯谜”,出现于宋代。在南宋,每到元宵节首都临安就会有很多人制灯谜,猜灯谜。一开始,大家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上,供人们猜。因为谜语能激发智慧和兴趣,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之为“散百病”这项活动大都是妇女参加,目的是为了驱赶疾病和灾难,他们一起走墙边,或者过桥或走郊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也是越来越多。许多地方还有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