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工业化和市场商品化的发展,在主流文化审美观念的影响下,通过对机械化生产方式和化纤产品的引入,文山苗族服饰发生了诸多变化。文山苗族按自称分为七个支系:蒙司、蒙豆、蒙邶、蒙巴、蒙颛、蒙叟、蒙刷,由于不断迁徙和发展使得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支系服饰风格各异。从艺术特征上看,主要经历了色彩由素雅到艳丽、类型由少到多、装饰由简到繁、风格由个性到同一的发展过程;从技术特征上看,主要经历了手工艺时期(游耕时期+农耕时期)、半手工艺半机械化时期(1949年~2000年)、机械化时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1]
图1文山苗族7大支系图
1手工到半机械化的生产趋势
据《麻栗坡县志》载:“清代,人们的穿、戴、垫、盖都是妇女手工缝制,式样一律传统老式服装,缝制牢固,但进度缓慢。1921年,曾方钧从马白街带着一台英国产的缝纫机进行机械缝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缝纫业发展较快,缝纫机逐步代替手工业操作。1956年在各乡镇相继建立缝纫社(组),进行整体缝纫。1985年以后,集体企业基本停止,个体经营也因外省、外县服装的涌入,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体,所生产的服装也只能到乡村集市上销售。1993歇业。”[2]
20世纪80年代,文山县逐渐兴起了一批以机械化生产和加工苗族服饰的制造工厂和企业。例如,江花民族印染厂、提花厂、个体私营企业等,预示着民族服装的生产力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江花民族印染厂(以下简称江花厂)是文山最早的本土民族服装制造企业,位于云南省文山市开化镇花桥村,创办于1991年。江花厂早期以苗族传统服饰的制作为主,掌握精湛的苗族蜡染、刺绣、缝纫等传统工艺。1993年运用丝网印刷批量印制传统蜡染图案并深受欢迎。90年代江花厂就已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机械化、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