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长期以来,维吾尔族人民在共同维护边疆安定、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地区经济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维吾尔族的起源问题,研究者众多。本文以大量史实、研究文献为依据,尝试阐明维吾尔族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程。
维吾尔族的形成和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魏晋南北朝的丁零(高车、敕勒),到隋唐时期的回纥(袁纥、韦纥、回鹘),再到元明时代的畏兀尔, 16世纪初形成了近代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史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公元前3—5世纪,丁零进入新疆,臣服于匈奴、柔然;二,6—8世纪中叶,突厥灭亡,回纥建国;三,8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回纥称霸草原;四,9世纪中叶---13世纪初,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两强并立,新疆西部率先伊斯兰化;五, 13--16世纪初,察合台汗国时期,近代维吾尔族正式形成。
维吾尔族民族服装(摄于新疆天池)
第一阶段:公元前3世纪—5世纪,丁零人由贝加尔湖进入新疆北部游牧,先后臣服于匈奴、柔然
丁零,又称敕勒、铁勒、高车,公元前3世纪起就在贝加尔湖附近游牧,后被匈奴征服。1世纪末,匈奴被汉朝打败后西迁,一部敕勒南下进入中原,被称为丁零。因敕勒人的车轮高大,鲜卑人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