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且不同居住区域的服饰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
1大小凉山型
大小凉山包括四川省西昌地区,云南省的宁蒗、永胜、华坪、永仁和元谋一带。这些地区服饰总的特点是厚重、朴实、保暖、耐穿和尊崇黑色,并保持着男椎髻、女着裙、披毡和跣足的旧俗[1]。服饰形制基本上保持着传统风格。传统服装面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黑、红和黄等色,服饰纹样包括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以及几何型纹样。服饰工艺有盘花、贴花和镶嵌等。
1.1凉山男式服饰特征
大小凉山彝族男子保留着先民的优良传统,勤劳、朴实、勇敢。因限于社会地理环境,男子服饰基本上沿袭旧制。现代的彝族男子装束与东晋时期云南昭通霍氏墓壁画所绘椎髻、跣足和身着披毡的部曲形象完全相同[2]。
凉山彝族男性也普遍蓄“天菩萨”,它作为彝族男子汉的一特有发式,无论从彝族自身的宗教信仰或是美学意义上讲,都具有其鲜明的个性[1]。凉山男子双耳常戴蜜蜡珠、银耳圈、珊瑚、玉和贝等饰物;上身外罩羊皮披毡,形似汉族的外套,但无领无袖,呈钟形,彝语称“擦尔瓦”;内穿右衽青色土布或麻布短衣。凉山彝族男子上衣以紧身为美,多为黑色或蓝色,两袖及胸襟着意绣花,绣饰工艺精美,以盘花为主,挑绣并置,多用火镰、羊角、波形、涡形和回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