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
苗族银饰造型多样,图案题材丰富,制作工艺华丽考究,体现着工匠的造物精神,反映了民族的图腾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地域文化,这些诸多因素,使苗族银饰展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1.1苗族生活的地域环境
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湖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是世界上最苦难、也是最顽强的民族之一。苗族先民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他们的祖先从富庶的水乡被迫向西迁移,先后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迁徙,使整个民族饱受灾难。至今,苗族人民居住的地理环境仍十分险峻,以黔东南地区为例,其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东部的加配乡牛角山主峰,海拔1693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雅灰乡叮冬村境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河口处,海拔370米,一般海拔在700~1100米之间。不了解苗族的历史就很难想象苗族有着巧夺天工的银饰品,这些银饰品又记录了苗族的发展历程。
1.2苗族崇拜的图腾观念
在深厚而广博的苗族历史中蕴藏着诸多的民族神话,在民间传说和神话中反映出苗族众多的图腾,如枫树图腾、蝴蝶图腾、鸟图腾等。这些苗族的图腾崇拜把个体的生命现象和对自然物象的崇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正如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一书所说“图腾氏族的成员常常相信他们与图腾动物因共享同一祖先而连接在一起”,从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苗族鸟纹的图腾也蕴藏着这样的含义。
纵观远古,图腾崇拜是人类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它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个民族早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祖先们把对自然的崇拜、动植物的崇拜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种宗教信仰,以此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崇拜。考古学家对出土文物中的鸟形纹饰的文化考究也离不开图腾崇拜的内涵解读。例如禹疆、玄鸟、朱雀等都是以鸟的形象为依据而流传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名曰禹虢”。而对象征着太阳的朱雀,古籍中记载的更加详细:《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淮南子·天文训》中“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萤惑,其兽朱鸟,其音微,其日丙丁”。
从上述典籍中的记载可以看出鸟图腾是中国原始社会先民的主要图腾之一,古代的许多氏族部落都对鸟图腾充满了信仰,并对鸟类给予特殊的崇拜。苗族认为自己的部族起源于某种鸟类,积年累月,原始先民们便把自然界中鸟这种动物当作了该部族的图腾,从而加以崇拜。
1.3苗族工匠的造物精神
苗族银饰是聪明的苗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发明的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从襁褓中的女婴,到学龄的幼童,从情窦初开的少女,再到正直花季的适婚女性,从中年到老年,在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各式的银饰伴其左右。无论是花头帽、项圈、小号银衣还是各种成熟的银饰,在苗家女子的装扮中都可以见到。图案精美、寓意深刻的银饰品,是节日盛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苗族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造型精湛美观,它的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决定了其产生之初就有赏心悦目的功效,由于其产生的普遍性及广泛性,在使用和锻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造诣。
苗族银饰手工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并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如今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样式直至今日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作为传统手工艺品,银饰的制作几乎都是在家庭手工坊里完成的。加工的材料主要是白银,当下除白银外还有白铜、白铁、铝等材料也被普遍使用。加工所需的设备主要有小火炉、小铁锅、铁砧、铁锤等,锻造时一般烧木炭。工具有钻子、錾子、凿子、钳子、镊子等,还有各种模子,模子主要用于浇铸和压制大体积的银片。苗族人民就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制造出工艺精美的银饰品,可谓:美哉,美哉!
2苗族银饰的审美意蕴
苗人认为佩戴银饰品是富有、美观的象征,同时还有辟邪的作用。苗族银饰体现出来的艺术属性和审美特色分三个方面: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
2.1苗族银饰造型的形式美
凡是盛大节日必有群众的盛装银饰相伴,在苗族人民心目中,银子属于家庭的主要财产,一套完整的银饰品重量可达到十几公斤,往往要花费上万元,所以银饰也成为民间斗富比阔的重要饰品。正是由于它以多、大、重为美,盛装时大大的银项圈挂满胸颈;长长的耳环贴面碰肩;精巧的银镯戒指戴满左右手,华美的银帽装饰了一圈又一圈。银饰的特点体现在工艺精细、纹样丰富、造型粗犷等方面,显示出苗族大气繁复的审美特色,与民族节日庆典相互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银饰文化。
2.2苗族银饰装饰的自然美
苗族银饰的装饰纹样大多取材于自然的物象,在银饰品中出现最多的是蝴蝶、龙、风、狗等图案,除此之外还有鱼、鸟、兽等,有些银匠还会用各种花卉镶边或装饰上小动物,如蜜蜂、金蝉等。这些饰品装饰纹样丰富、美不胜收,可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装饰的自然美感。
特别是在儿童的饰物上想象浓郁、趣味优佳,如苗族儿童戴的花布帽有猫头帽、狗头帽、鸡头帽、鱼尾帽、牛头帽、马头帽等多种样式,聪明能干的苗族妇女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漂亮美丽,以显示自己的灵巧和家庭的富有。她们喜欢在孩子的帽檐上作文章,装饰上各种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饰物,如送子观音、散财童子、南极仙翁等,以此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寓意。
2.3苗族银饰工艺的精致美
苗族银饰造型美观大方,纹样繁杂精美,在众多民族饰品中,不仅价格高昂工艺复杂,且锻造时间跨度长、锻造技法难度大。首先要上乘的选材,再经过溶解、冶炼、制作坯胎、锻打、锤揲、压模、冲模、镌刻、鎏金、镂空抽丝、焊接、铆接、镶嵌、修饰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特别是最后一道工序---修饰,是确保银饰完整性和观赏价值的重要步骤。苗人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是承载了苗族银饰独一无二的靓丽风景线。
3结语
当下,随着经济快速地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时尚前卫的数字信息与沉静内敛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对比。更多地宁静山村已建造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点,具有民族元素的装饰品也被旅游者关注和喜爱,苗族银饰品不再仅仅作为装饰出现,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再现,在日常生活中它己经成为人们的性格及审美水平的体现。现代装饰艺术越来越多元化,许多设计师开始将民族元素融入装饰设计中,使设计作品拥有独特的民族趣味。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重温民族文化,探讨苗族银饰元素的审美与内涵,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与技术并存,审美与文化互生,这是时尚造物的主旋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越能走向时尚的尖端。在力求体现设计本质的目的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将挖掘出的民族元素置于现代装饰和产品设计中。文本通过浅薄的文字呼吁人们对民族元素的发展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25页
[2]袁坷.《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1页补注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5页
[4]《淮南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5]田特平等著.《湘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何圣伦著.《苗族审美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7]申茂平著.《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