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凤凰、吉首、古丈、泸溪、花垣、保靖、永顺、龙山等地。著名文艺理论家曲六艺先生概括我国为六大文化圈,即西域傩巫文化圈、青藏苯佛文化圈、百越巫文化圈、中原傩文化圈、巴楚巫文化圈、北萨满文化圈,湘西苗族是介于中原傩与百越巫之间,属于典型的巴楚巫文化,其各种艺术形式都表现出浓郁的巫文化特色[1]。湘西苗族女装作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天人合一”整裁整剪的款式结构、“神意了然”的图案纹样和充满幻想的色彩配饰,无不受巴楚巫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湘西苗族所处的生活环境、民族信仰、审美观念以及各种社会制度。
1“天人合一”整裁整剪的款式结构
湘西苗族女装款式主要有4种形式:月亮山式、三穗式、古装式和松桃式[2]。其总体款式上衣略宽松较短,袖长齐过手腕,袖口大约在30cm左右,正胸前、袖口常绣花或加栏杆花瓣。前衣片右开满襟,无对襟式,布纽扣5至7粒,腰系花带围裙[3]。裤子短而脚口大,裤脚口边缘也有绣花,与衣服相似。礼裙齐脚踝而摆大,底摆沿边缘加栏杆及点缀花瓣,耀眼夺目。有些裙款底摆的栏杆花纹有8道,这与湘西地区信仰“八部大王”有一定联系。据现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上书:首八峒、历经汉、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为楚南上游……故名为八部者,盖以威我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远古祖先有八个儿子,各为一峒首领,首八峒者乃峒中第一峒,后人修建八部大王庙以示纪念。今祭祀祖先的摆手堂所贴的对联即为:“守斯土,抚斯主,斯土黎名感恩戴德,用歌摆手;封八蛮,佑八蛮,八蛮疆地风调雨顺,共庆丰年。[4]”可见八蛮在湘西地区的影响十分深远,故而在服饰上也有一定的表现。
裁剪湘西苗族女装遵循“布料决定结构形态”的原则,服装结构很少以人身材大小而设计,而是以土织布的幅宽进行“适度”剪裁[5]。原因在于,以往湘西虽临近中原却是“内地边区”,这里山多林密、河多乱石、洞多水险、纵横叠嶂,交通极为不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与外界少有来往,且呈半封闭状态。苗地的制作布料都是自给自足、得来不易,从而导致服装结构线与最大限度地使用面料幅宽密不可分。图1是笔者在湘西德夯地区实地考察得到的湘西苗族女装款式图,剖析现存的湘西苗族女装款式,其结构大致可分为:上衣分为左右衣片各一片(十字型平面结构),右斜襟一片,连袖整裁;贴边附着主结构精准裁剪,主要分布在侧缝下摆前后两端开衩与开襟边缘,大小与衣身结构所对应的饰边形制一致。现代湘西苗族女装在传统款式上稍作改进,略收腰以凸显身材,有些款式采用省道的形式处理大身造型。另外,右前里襟较短,在上面缝制一个小口袋,方便放些贴身物件。日常生活中,下装着直筒大脚裤,便于劳作(见图2);盛装时,下装着红色百褶裙,系围裙和腰带(见图3、4、5),整体美观大方。这种连袖三开身十字型平面结构服装形制,诠释了苗族“人以物为尺度”的宗教人文精神,具有中华传统“敬物尚俭”的普世价值。这种“天人合一”整裁整用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地保持了织物的完整性,以不破坏其原物面貌,胸前、袖口、裙底摆等处所贴花片是为了防止衣物磨损,经久耐用。当衣服损坏时,绣片还可取下另做他用,充分体现了湘西民众节俭的生活品质。
2“神意了然”的图案纹样
纵观湘西苗族女装上的图案纹样发现,湘西苗族女装作为一部“无字史书”,记载了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社会的看法,以及宗教信仰,既有自然环境的写实又有人文情怀的写意,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寓意辟邪避难的图腾崇拜、寓意多籽(子)多福的生殖崇拜和寓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在这些纹样中,处处注入了湘西苗族人们宗教信仰的审美意象和审美情趣。
图1湘西苗族女装上衣款式图及结构图
图2湘西苗族女装裤子款式图及结构图
图3湘西苗族女装裙子款式图及结构图
2.1辟邪避难的图腾崇拜
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界中一些事物很恐惧,祈求通过一定的媒介得到庇佑,于是将生活中各种图案或纹样作为图腾崇拜,表现辟邪避难的求生意识。在苗族妇女刺绣的围裙、上衣、袖口、脚口、背篓、帐檐以及其他家居物上,都绣有一些寻求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图腾纹样,如龙、凤、鸟、马、牛等,这些纹样既是苗族各地区的图腾信仰,又代表平安美好祥瑞之意。在湘西苗族女装中,这种祥瑞图案以凤为主龙为辅。其缘由始于楚先民以凤为图腾崇拜,视之为先祖祝融的化身。故《白虎通·五行篇》载:“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这说明先楚人将凤作为图腾崇拜的主体。从1949年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以及楚人服饰上的《龙凤图案》皆可以证明当时“尊凤”的风气之盛行[6]。《人物龙凤图》中凤鸟昂首奋翼,腾爪扬尾,龙则曲足扭身,势若扶摇直上,反映了楚人尊凤崇凤,贬龙又贬虎的图腾意识。湘西苗族世居楚地,虽被羁縻一方,但也免不了受其影响。因此,湘西苗族女装对凤的崇拜在服饰图案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龙凤呈祥”“丹凤朝阳”“凤穿牡丹”(图6为湘西女装上的凤图腾崇拜纹样)。因此,这些寓意着辟邪、避难和保平安的图腾纹样,与神圣联结在一起,赋予了宗教的思想与精神,更易于被民众所接受和广泛应用。
图4湘西苗族女装围裙款式图及结构图
2.2寓意多籽(子)多福的生殖崇拜
在湘西苗族女装中寓意多籽(子)多福的生殖崇拜纹样有蝴蝶、鱼、石榴、多籽的动植物等。由于湘西苗族信奉“神灵相通”,认为不同物种可以通过灵性的存在而互相渗透。湘西苗族原始先民最初对生育的认识是女性单方面的行为,所以最早发生的生殖神崇拜是对女神的崇拜,从而演绎出“雍尼婆婆”和“蝴蝶妈妈”的神话传说。尤其是“蝴蝶妈妈”,苗族《绺巾曲》中有“杀猪扫村寨,祭祖祭蝶妈”之句[7]。长期以来,“蝴蝶妈妈”就是湘西苗族集体无意识的始祖意象和图腾纹饰,它具有母体的原型意义。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旺盛的生殖能力,有的女人生育多,有的女人生育少,他们推断可能是某些女人遭遇了某些特别的事或吃了某些东西才能生育。这些想法反映在生活习俗中,就是让女人多吃鱼、瓜、鸡、石榴等能生子和多子的动物或植物。渐渐地,人们将这些习俗刺绣在服饰上,就出现了“双鹊石榴”象征子孙繁衍,“连(莲)年有余(鱼)”象征子孙荣昌等。还有蜈蚣、蝴蝶等图案纹样,都意味着多子多福、生命繁衍和金玉满堂的巫文化思想[8](图7为湘西苗族女装中的各类蝴蝶生殖崇拜纹样)。
图5湘西苗族女装腰带款式图及结构图
图6湘西苗族女装上的凤图腾崇拜纹样
图7湘西苗族女装中的各类蝴蝶生殖崇拜纹样
2.3寓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湘西地处高山峻岭,在苗族先民认识能力低下、思维方式受原始思想控制的情况下,很难对一些支配和影响自己日常生活的各种外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于是就赋予这些自然现象以超自然的神灵,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在此基础上滋生了最初的原始信仰———自然崇拜。湘西苗族的自然崇拜对象非常广泛,日月星辰、山川洞穴、鸟兽虫鱼和江河水火等(图8为湘西苗族女装中花鸟、太阳自然崇拜纹样)。这些崇拜状态实际是“万物有灵”最直接、最自然的结果,也是巴楚巫宗教信仰的反映。
为此,在湘西苗族女装刺绣图案中,我们发现了大量动植物的自然崇拜主题纹样,结合其寓意表达了湘西苗族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如鱼纹、网纹、弦纹和水波纹寓意期望祖先神灵保佑渔猎生活的顺利;云卷、回纹、万字和福字等纹样,表示纳福迎祥的意思;柿子象征“万事如意”,喜(鹊)上眉(梅)梢象征喜事来临,双凤牡丹、鸳鸯戏荷表示男女交欢之意。这些物像组合的图案内容,充分展现了苗族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期待万事如意的生活向往。
3充满幻想的色彩配饰
湘西苗族女装的色彩选择与当地所居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以红、蓝、黄、白、黑为主,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汉书·南蛮传》)的传统[9],头帕颜色喜用青、蓝、黑、紫、白等色,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整体色调给人以欢快、温暖、热情、爽朗之感。衣服前胸、袖口、裤脚口、围裙上半部和围裙两角都绣以大红大绿图案,色彩对比强烈,与衣服整体形成调和、稳定的色彩效果。这些绚丽多彩的服饰传说是从雨后彩虹和山中百鸟的羽毛中得到的启示,其用色之大胆,没有一点浮躁、混乱和不安的感觉。如图9是笔者在湘西德夯地区实地考察所拍摄的便装女子照片,其中年长者的服饰色彩深沉,以深绿、深蓝、青色和黑色辅以少量的绣花进行搭配,头戴黑色头帕;年轻者则以白色、蓝色辅以大量亮色绣花进行搭配,耀眼夺目且鲜明和谐。
湘西苗族女装盛装时配以各类银饰,以显庄重华贵(图10为盛装搭配)。所配银饰款式多样,造型独特,种类多达5、60种,主要分为头部银饰、颈部银饰、前后衣身银饰和其他一些银饰。头部银饰有银帽、银簪、银凤冠和插头银花等;颈部银饰有轮圈、扁圈、盘圈和披肩等;前后衣身银饰有挂扣、银纽、银花、银碟、银牌、银链和后尾等;其他还有银手镯、戒指和耳环等。这些银饰造型千姿百态、美观奇特,上面还有一些动植物纹饰,制作精细,极为美观,富有民族特色。每逢佳节,湘西苗族女孩从头到脚全身缀满银饰,给人以琳琅满目、熠熠生辉之感。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先民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下,不拘一格地进行色彩搭配,使整体服装素雅、华贵、艳丽,无不体现湘西苗族人民的奇美造型和精巧工艺,从而呈现出一种明快、自然、和谐的审美风格。
图8湘西苗族女装中花鸟、太阳自然崇拜纹样
图9便装搭配图
图10盛装搭配图
4结语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深厚的巴楚巫文化,它既是湘西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湘西社会的母体文化,具有凝聚全民族精神的功能。因为共同的信仰和审美意识,促使一个社会群体的人们相互认同,并维系民族的生生不息[10]。历史上的湘西苗族是没有文字的,人们将经验、知识和观念等通过服饰、舞蹈以及各种宗教仪式口耳相传、世代沿袭。其中,湘西苗族女装就是一本穿在身上的史书,人们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都沉淀其中,展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1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传统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很多精美的服饰渐渐失去了一些原有的民族文化元素,甚至受汉文化影响,越来越多的后辈很少穿着传统民族服饰,非常不利于民族服饰的长久发展。因此,对湘西苗族女装提出以下两点传承建议:第一,呼吁政府加大对传统湘西苗族女装文化的保护力度;第二,将湘西苗族女装中的特色民族元素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对现代民族服饰的创新设计,才能使我国民族服饰屹立于世界服装之林,并不断强化民族的凝聚意识和祖先意识,牢固人们的家族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群,焦丽锋.苗族“巴岱”信仰中的道教因子及原因探析[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3:81-85.
[2]殷广胜.少数民族服饰(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106.
[3]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服饰审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5-138.
[4]陆群.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1:4-10.
[5]詹昕怡,刘瑞璞,樊苗苗.苗族“斜襟左衽衣”结构复原与评价[J].装饰,2017,9:109-111.
[6]曹卫东.彩图版中国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6:52.
[7]段泽民.湘西苗族服饰刺绣艺术特色探析[J].美术学刊,2010,3:71-74.
[8]张希.湘西苗族服饰设计中的踏虎凿花艺术[J].包装学报,2015,7:89-96.
[9]龙永华.极富装饰美的湘西苗族服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1:72-74.
[10]陆群.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2,4:88-92.
[11]宋艳辉,丁晨.湘西传统服饰工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时尚化表现[J].湖南包装,2017,32(4):2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