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区域内主要居住着土家族和苗族,其中又以土家族人数为最。土家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礼,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他们的意识形态、民族风俗及对自然的崇拜在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尤其是在他们的服饰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浓缩在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里。我们可以追根溯源,从源头寻找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纹样里所蕴藏的民族文化与精髓。 
  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从五代时期就开始有了土家族的存在,但从土家族的流传下来的一些神话传说来看,土家族应该是起源于更早的原始社会。从一种原始舞蹈“茅古斯”中我们可以追溯到土家族服饰的起源,“茅古斯”为古老的土家族舞蹈,舞者都身着稻草、树叶与茅草。在土家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摆手歌》中也有唱到:“身上捆绑芭蕉叶,头上戴芭蕉茅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土家族先民的生活形态十分落后,还没有出现布质的服饰,只是用兽皮、茅草来御寒,所以,兽皮、茅草是土家族服饰的雏型。 
  二、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变迁 
  (一)土司时期 
  土家族传统服饰形成于秦到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族先民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后至五代开平年间,被任命为溪州刺史的彭蠨给土家族地区带来大量的工匠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由此开始了土家族祖先用土布做服饰的历史,在这个时期,土家族祖先不仅会织素布,还会织“西兰卡普”,五彩斑斓的服饰特点非常突出。 
  发展阶段的土家族服饰是在土司时期,土司时期是在元末明初至清初。土家族服饰在这个时期经历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除了土司上层受中国汉族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底层土家族人民的穿着基本上不会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永顺府志》记载:“土司时服饰不分男女,皆为一式,头裹剌花帕,衣群尽绣花边。”由此形成男性和女性拥有特色鲜明的统一类型的衣服。据文献资料显示,土家族服饰在土司时期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男女一式”“短衣”“跣足”“以布勒头”“喜华丽的衣服色彩”等。土司时期是土家族服饰演变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二)“改土归流”时期 
  到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土司制度,长达八百多年的土司统治从此戛然而止,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土归流”后,因受到政令的影响,土家族服饰被迫强制转型,逐步改变,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男女着装款式不再单一,差异逐渐越来越大,款式的风格也慢慢增多,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土家族传统服饰体系。男子以穿蜈蚣扣的对襟上衣和宽松的裤子为主,花板带缠腰;大多数女子以穿右襟衬衫和八幅罗裙、百褶裙、直筒的裙子和大脚的绣着花的直筒裤子为主,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无论是服装的款式和配饰,或者衣物的种类,变得更加系统化。二是土家族的经济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不少汉族手工业者也进入了土家族的聚居地,给土家族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土司时期的“自安朴陋,因鲜外人踪迹”的状况已经被完全打破,甚至达到了“一切匠作,莫有不会”的程度。手工纺织业进入空前鼎盛时期。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家族人民也变得贫困不堪,此时的土家族服饰一度倒退回了土司时期前的状况。《来凤县志》记载:“男女头缠长巾,喜为黑白色,四季不离。”是当时土家族服饰最真实的写照。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大量的党政干部进入土家族地区,由此彻底改变了土家族地区的结构,所以,中国汉族的服装在土家族地区成为更加明显的主流服装,土家族服饰更加日益边缘化而变得少有人穿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家族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交往逐渐增多,土家族人民开始穿着越来越多的时装。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土家族服饰已进入创新的阶段。由于土家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土家族人民决心要增强文化意识,开始崇尚创新土家族服饰,掀起了一股创新土家族服装的流行趋势。一方面,该地区的各级政府从土家族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土家族人民穿戴土家族传统服饰,要求有关部门和厂商开发制作具有当今时代特色的适合现代土家族人民穿着的现代土家族服饰,在另一方面,土家族人民在传统服饰上面以与时俱进的扬弃的态度,既希望这些土家族人民不会坚持穿保守老旧的土家族服装款式,在服装款式和色彩上更多的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是顺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土家族民族服装;他们又希望能够保留土家族民族的基本特征和能反映出土家族民族历史传承的部分,创新的主要元素来源于传统保守的土家族服饰。由于政府和民间在土家族民族服饰创新上的推动,生产的专家、学者和厂商都加紧了土家族这个民族服装特色的发展,这也是当今时代土家族服饰的特点,因此,这个阶段逐渐成为了土家族服饰的创新阶段。 
  三、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 
  恩施作为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的碰撞与包容,民族之间的差距在慢慢缩小。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与苗族的许多习惯、风俗包括服饰都慢慢趋于同化。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主要由西兰卡普构成,西兰卡普又被称为“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纺织技术的最高成就。土家族把婚嫁看得十分重要,土家族女儿从小就要在家开始学习织西兰卡普,以出嫁时能织出复杂美丽的西兰卡普为荣,婆家也会以西兰卡普的精细程度来评论土家族女儿的能力。西兰卡普的图案纹样大约有一百二十多种,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图案变化层出不穷。婚嫁图案纹样一般都是“荷花鸳鸯”“喜鹊闹梅”“凤穿肚兜”等,另外,还在袖边和裤脚织出一些几何形的图案花边。西兰卡普还有四十八勾、二十四勾、双八勾、单八勾等钩花纹样;动物纹样有石毕花、马毕花、猴手花、阴雀花、蝴蝶花、狗牙齿花、蛇皮花、野鸡尾花等;植物纹样有菊花、梅花、芭蕉香花、苞谷花、金钩莲花、牡丹花、韭菜花等;西兰卡普还有一些“土王五颗印”“四凤抬印”“二龙抢宝”“福禄寿喜”“龙云图”“鲤鱼跳龙门”“双凤朝阳”等精品图案。 
  四、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服饰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传统的服饰图案纹样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装饰,所以,图案纹样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土家族服饰图案纹样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复杂和古韵十足,随着时代的变化,融入了一些如今时代的审美。人们把西兰卡普的几何图案与现代服饰结合起来,在衣袖裤脚处用,西兰卡普的几何图案稍加点缀,显得既时髦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而且更能与时代结合,紧跟潮流,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如今的图案纹样做了简化,虽还保留着一些吉祥图案,但已经很少再大面积地用到传统服饰上。土家族服饰本就质朴简单,如今更是愈发的简单大方。 
  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纹样不再仅仅只局限于服饰,也延伸到了许多别的方面,设计师们对传统图案进行归纳创作之后把新的设计图案运用到沙发垫、沙发抱枕、枕头套等上面,还可用以设计手提纸袋、包装盒等。 
  五、结语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于湖北的武陵山区,因为交通不便和大山阻隔,许多人不了解这个地方,也不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其实,这里风景宜人,人民淳朴,有许多当地美食。由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没有被广为人知,所以,可以把土家族的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蕴含民族文化内涵的东西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做成一些旅游产品或者是一些包装设计而推广出去,让大家熟知这个美丽的地方。 
  土家族人民用自己许多优秀精美的图案纹样,给人们带来以美的享受,給中国民族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智慧创作的一笔,是文化和艺术的瑰宝。 
  参考文献: 
  [1]王平.土家族服饰的历史考察[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苏和平.土家族工艺及其特征[J].天府新论,2000. 
  [3]张惠朗,向元生.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及其特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 
  [4]王希辉.土家族传统服饰变迁及其当代启示[J].民族艺术研究,2008. 
  作者简介:王泳力(1992-),女,苗族,湖北恩施,在读研究生,美术学(艺术设计)。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