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族服饰作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对中国近代服装影响巨大,因其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精巧的装饰元素日益受到服装设计师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对满族服饰的发展及特点进行分析,从民族服饰的整合、中西文化的融合和设计手法的结合三个方面探讨了满族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满族;服饰;现代服装设计;影响
满族服饰作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满族和汉族的服饰在文化、礼仪等方面的互相影响和吸收,逐步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服饰文化。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对中国近代服装影响巨大,因其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精巧的装饰元素日益受到服装设计师们的青睐,逐步成为各类设计中常用的装饰手法,尤其是在服装设计领域,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服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满族服饰的发展与特点
满族,又称满洲族,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白山黑水间,其服饰的款式可分为:旗袍(袍服)、马褂、坎肩、套裤。色彩则多以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彩。满族入主中原后,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其服饰的形制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服装的款式上、色彩上和图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但满族服饰的高雅华丽、色彩斑斓的特点得以延续和升华,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服饰文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政治性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国200余年,其统治者出于种种统治的需要,将满族服饰作为维护统治和民族压迫的重要手段,赋予了浓郁的政治味道,是其成为满清统治者划分三六九等、巩固政治统治的手段之一。皇太极在任时期,特别强调在全国强制推广满族的衣冠服饰,并颁布实施了关于规范官民服装样式的刚性制度,如官员职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官服前后心处补子的变化,文武官员分别在补子上绣以九种禽和兽的图案代表官员品级的高低。
2.实用性
清朝入关以前, 满族及其先民们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天气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半游猎半定居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了以袍服为主要代表的满族服饰,袍服具有四边开衩、宽松合体的特点,通常采用毛皮等保温性极强的材料,这种袍服既方便骑射狩猎,又能抵御刺骨严寒,实用性非常强,被满族男女老少共同穿着,风行至今的旗袍就是在袍服的基础上形成的。
3.装饰性
随着满族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满族服饰在坚持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装饰性,并将两者完美结合。在入关以后,马蹄袖在的使用价值已基本丧失殆尽,但仍然将作为一种特色的装饰品,纳入清朝官员礼服的设计样式。同时,在袍服的制式、纹样、材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旗鞋、缨帽的样式和种类也更加繁多;女性的服装配饰也得到了更加丰富,如女性旗袍的绣边、衣襟等,都绣有品种繁多的图案纹样,仅常用的就有兰花、桂花、牡丹(见图1)、菊花(见图2)等多达十几种图案。
图1 女袍上的牡丹图案
图2 女袍上的菊花图案
二、满族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服装作为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审美眼光的变化,各种服饰文化也在发生不断的更新和升华,这并不能理解成为是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否定,而应该是对旧观念的更新与完善。满族服饰是绚丽多彩的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经历了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对于对近代服装发展的影响也很意义重大,集中体现了旧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融合,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1.推动了民族服饰的整合
满族服饰是满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在满汉民族的长期交流合作中, 不但继承了汉族服装在的衣着长处,而且还把历史检验过的民族特色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其影响已超出了满族文化的本身。长期以来,满族服饰一如既往的为各民族所共享,旗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最能体现女性修长身材和婀娜之美的中式旗袍,就是在满族女式袍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满族服饰就没有现代的中式旗袍。
如今风靡世界的旗袍,前身是满族男女四季皆穿的四边开襟、圆领筒式的简单袍服,在入关之后,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汉族审美理念和服饰特点的融入,使旗袍的样式和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旗袍的袖口、领口、里襟等位置都加上了颜色各异的花纹配饰,马蹄长袖也改为平袖,使其由家居服逐渐向礼服过渡。19世纪末期,受到西方服装文化的影响,旗袍的腰身内收,胖袖变瘦,整体款式由直筒式演变为曲线式,袍身的胸、腰、臀等线条更加贴身,初步展现出女性的曲线之美。到了民国时期, 旗袍已经成为女性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必备礼服。而现代的旗袍则在原有基础上, 融合许多的现代设计元素, 如袍长变短、两侧开衩、下摆多样等,日益呈现出时装化的发展趋势,已逐渐成为现代中国女性的“国服”。
2.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传统的服装元素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流行性的创新才能获取更大的生命力,运用好现代和时尚元素才能实现服装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扬光大,不断从现代服装设计发展中汲取营养,设计出个性张扬又不失传统风格的新服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用在这里并不为过,发扬传统服装文化也是如此,努力找到传统服装工艺与现代国际时尚的契合点,创造出适应当代生产生活需求的新式服装。
现代国际服饰的多元化发展深深的影响着国人的着装理念,当前中式服装设计企业更加注重从面料、款式、色彩、配饰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良升级,如国内比较成功的“才子”、“阁兰绣”等中式服装品牌,巧妙运用了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既突出时尚休闲又展示民族特色,体现了简洁、自由、得体的风格,近年来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国外著名设计师也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了很多成功的作品;皮尔——卡丹(Pier re Cardin)在2009年的设计作品中,就大胆运用了中国龙的图案,创新使用了满族旗袍的造型,并将其与时尚设计相结合,创造了大气而新潮的旗袍新样式(见图3),可以说是把西方的服装形式与东方的满族服装风格结合得自然、融合的经典之作;而加利亚诺(John Gal l iano)在设计时装时,将盘扣、系结、立领等满族服饰元素与国际时尚设计进行了有机融合,从而设计出华丽又洒脱的新奇服装。
图3 大师设计的新旗袍样式
图4 汉帛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设计
3.促进了设计手法的结合
当代服装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对满足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打造知名品牌等诸多方面,而以现有的传统元素作为突破口进行前卫设计,已经成为我国服装设计发展的捷径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服装时要注重运用传统服饰工艺与其他装饰手法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提高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充分展现中国服装设计的自身魅力。
传统风格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运用装饰、借用、解构等多种艺术手法。在解决服装设计的艺术展现和品质等问题时,服装上的装饰是最简便的手法,往往起到出奇效果。装饰手法的关键之处在于使用得是否恰当,合适的装饰图案可以掩去设计的单调乏味,增添服装的感情因素,提高设计的感染力;完美的装饰对于设计来说不容抹杀,而繁琐的装饰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配件。在装饰中应注意的一点是民族与现代的相互依存,提倡矛盾兼容,不一味简单的勉强与现代风格相统一,可以在现代服装的局部运用刺绣、拼贴、挑花、镶嵌、补花等民族元素做以点缀。近年来,一些服装设计师频频把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元素运用在设计中,如2008年汉帛杯服装设计师大奖赛的金奖得主(见图4)就是以满族团花纹样为依托,凭借元宝型的服装形态和洁净的白色服装效果,令众多评委耳目一新,一举摘得了大赛的桂冠。
总之,满族服饰与现代中式服装联系紧密,它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一体化快速发展,我们要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做到满族服饰文化与国际发展潮流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现代服装。
参考文献:
[1]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徐海燕.满族服饰;沈阳出版社;2004 年8 月。
[3]曾慧.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上)[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4]乔健宇,刘哲.中国元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职业技术2010年.第1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