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湖南有些地区把农历五月初五称“小端午”、五月十五日称“大端午”。“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五日为天中节,亦称‘地腊’。”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菱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人们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a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食用。晋代棕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据《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a叶裹黍米……煮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