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据传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丁。“中秋”二字,接我国古历法解释是: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称“中秋”。以八月十五为节,故为“中秋节”或“仲秋节”。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月色也最美丽。人们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因而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俗称“月光节”。中秋节是中国各族人民农历四大节日之一。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主要是月亮有种种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尽管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多个版本,而近代民间传诵的故事最得人心:

  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定之时,有一年,“十日并出,流金铄石”,天下间,到处“日光似火,四海如沸,山崩地裂,草木枯焦”,生民无处躲避。这时,后羿凭着勇敢的精神和神妙的射技,仰天控弦,一口气射落九个太阳,仅留下一个,替人民解除了灾难,立下了盖世之功,深得万民爱戴,并拥他为王。后羿做了皇帝后,却沉迷酒色,随意杀人,变成了暴君。黎民百姓对后羿恨之入骨。后羿预感自己好景不长,便到昆仑山偷了皇母娘娘的长生不死药。后羿的妻子嫦娥恐后羿长生不死,危害百姓,于是把后羿的不死药取到手,服后身轻如云,冉冉升空,奔月亮而去。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作《嫦娥》诗一首,说的就是这一个故事:

  云母风屏烛影深,长河渐落晚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王世祯《中国节令习俗》)人们对月的印象是美的,而居住在月亮里的嫦娥也是可爱、聪明、善良的。人们赞美嫦娥,更看重这一传统佳节。

  中秋节历史悠久,其起源传说不一,最早记载是《礼记》,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日。朝日以朝,夕日以夕。”据《诸仙记》载: “武夷君,于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山上置慢亭,箭罪寅化虹桥,大会乡人。”晋朝时有“中秋弥田”的记载;唐代,已经出现了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唐开元《天宝遗事》云;“玄宗八月十五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北宋太宗年间,确立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民间传说:元末,宋室遗臣刘伯温等,某年中秋之前,遍布流言,谓中秋食月饼,可免瘟疫。此计既出,乃联络汉人,预约于八月十五之夕,竖花灯为信号,并分头制月饼,以供所需。每一饼馅之中,皆预置文告相约曰:“大除夕,杀鞑子。”而胡奴不识汉字,犹在鼓中,懵然不觉,经四个月酝酿,大部成熟,至除夕之夜,鞑子以岁酒食,乘其酒醉而杀之。元朝即告覆亡。自此,中秋月饼风俗,遍及全国,明太祖以为开国纪念,故明代已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十五日祭月,香灯供品之外,则团圆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婆罗。”

  中秋习俗,历代沿袭。据诸史推见,中秋在古代,仅是一种祭农神的日子,因中国是农业立国,秋收之后,便有一番庆祝,八月十五天气不寒不暑,月满天清,一家团聚,正是天人合一的象征。当时并无吃月饼习俗。杀鞑子之举是后来的八月十五结合的故事。加上嫦娥奔月等种种传说都合在八月十五,使中秋节更具传奇色彩。佛山中秋节风俗:

送节

  节前,家家准备月饼、水果、中秋花灯等应节物品。按俗例,外嫁女须送月饼回娘家,俗称“送节”。娘家以柚子、“仔乸芋”(一株有大有小的芋头)作回礼。亲友之间亦互赠月饼,赠给小孩“佛公饼”、“猪笼猪仔饼”、柚子等。中秋节当天,一般人家都合家团聚吃团圆饭,饭菜十分丰盛。饭前,必以酒菜、月饼、生果祭拜祖先。饭后,月上中天,人们在天台或门口,高高竖起竹竿,悬挂中秋灯,或以小灯数个联成串,或砌成各种图形,俗称竖中秋。满城灯火,如明星罗列。

中秋灯

  中秋灯是佛山传统民间手工艺品,节前,灯市挂满各式花灯任人选购,这是佛山人过中秋节的一大特色。中秋灯体积二三十厘米不等,以宫灯、“批皮橙”灯以及各种动物、瓜果造型的灯色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用色纸或明纱扪面,剪纸图案衬配,内装油盏或蜡烛,点燃后如火树琼葩,可与明月争辉。儿童则手提中秋灯(俗称月华灯)上街玩灯取乐,取光明之意。

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当晚月圆时,城乡家家户户在天台或旷地,月下摆一圆桌,盛满月饼、柚子、红柿、香蕉、油甘子、菱角、炒田螺、芋头(必有大芋乸与芋仔)等等。拜过月光后,合家大小吃月饼、啜田螺、剥芋头、吃水果,谈笑风生至深夜。当晚,中秋赏月所用的食品多有吉祥的含义,月饼是必备的应节食品之一,其形状取月之圆,其馅是尽味之美,有“人月共团圆”的寓意;柚子,其肉以十数块合成圆形;香蕉十数只合为一梳;红柿子、油甘子等不但圆形好看,其名尤为甘美;芋头不但是“护头”的谐音,又例必有大有小,有乸有仔,也是团圆之意;田螺是本地水田所产,不但多卵(多子),且味道鲜美,更因螺与佛山土话“攞”谐音( “攞”,“拿”或“要”之意),有农田好收成之寓意。民间还有“抬头望着月光啜田螺可以明目”之说。

佛山秋色赛会

  佛山秋色以赛会与巡游为展示形式,故又名出秋色、出秋景、秋色赛会等。从佛山民间“孩童耍乐”舞草龙庆丰收活动逐渐发展而成,定名于明代正统十四年,是民间秋季庆丰收而自发组织的中秋节令习俗。

  佛山秋色集手工艺品、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含秋色工艺竞技和秋色艺术表演两大类。表现形式分为灯色、车色、马色、水色、景色、地色、飘色等七色。项目丰富多彩,形式百态千姿。以剔透玲珑的头牌灯、各种秋色特艺灯出现于秋色秋色盛会中的头牌灯赛会的,称之为“灯色”;观之为花车彩架,以男扮女装表演故事者称之为“车色”;表演者以骏马代步,扮演英雄故事者称之为“马色”;表演以水为意境的各种舞蹈,如舞龙、彩莲船、陆地行舟、旱地扒龙船等等谓之“水色”;以“飘”或“挑”的高空技艺扮演故事的谓之“飘色”,佛山出秋色时常用长竹竿挑起色架游行,故又称之为挑色;以步行化装表演杂剧、活报剧者称为“地色”,又因本地民间习惯把一出戏称为一套戏,故石湾居民习惯把化装表演戏剧称为“地套”;以反映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以各种废料制成以假乱真的秋色工艺品,如蔬果、鱼类、食品、花卉树木、器皿、石山、人物等像生工艺品谓之“景色”。秋色工艺竞技以“像生”工艺为特点,丰富的秋色工艺品以“新、奇、妙、肖”为特征。清初《佛山忠义乡志·艺文》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秋色的:“柚灯如昼妒姮娥,丝竹沿街按节歌;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

  民间出秋色由群众自动发起,以“铺”(按街区划分区域称为“铺”,明代划分为28铺、清代为24铺)为单位在公所贴出告示,各“铺”响应,各行业积极参与。发起的“铺”,由群众推举人选成立筹备处,分设总务、财务、交际、募捐、庶务、防卫、助理七个组负责操办。惯例在丰年的秋季,天色晴朗的晚上,以巡游的形式展演比赛,由群众自由参加评判,对自己喜欢的节目或秋色工艺品都可以投一“标”。“标”,可以是锦旗,也可以是实物。凡得“标”多的作品,必须于次日,在祖庙门前再次公开展示,俗称“晒标”,又称“日色”,此举既表示秋色赛会的公正,又使广大群众能够在白天细心欣赏群众公认的优秀之作,以交流技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佛山秋色赛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已参加过赛会的作品,或街市上可买到的工艺品都不能再参赛,使秋色赛会年年出新,水平不断提高。每出秋色,全城沸腾,各行业及商铺纷纷向长期熟客发出邀请,众多居民群众也请亲戚朋友佛山观景。“灵应祠前,纪纲里口,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方罢。”又记载了佛山人陈捷杨的诗句: “不到鸡鸣不肯休,纪纲街口闹中秋,齐看环珮三更月,道是花神夜出游。”可见秋色赛会的热闹情景。

  除佛山镇举办秋色盛会外,邻近四乡如石湾、澜石、深村、张槎、平洲、岗、叠滘、官窑、松岗等地亦有举办,尤以石湾、叠滘为盛。民国十三年(1924),叠滘乡出秋景的队伍全长达两千米,参加秋景游行的达1200多人。叠滘秋景共分为六截(截:土话段之意,六截即六段):第一截“色马”;第二截“翔凤翥”,包括有人物花鸟、山水诗画的顾绣头牌、扎作或粘砌的龙楼凤阁、亭台纱灯,流光溢彩;第三截“车心”,由少年男子扮演故事人物,或乘或坐在扎作的“车”上,车随人走,边走边演,有声有色,仿如流动舞台;第四截“仿生工艺品”,用竹、木、废纸之类塑成瓜果、鱼类、器皿、花卉,多彩多姿,真假难辨;第五截“灯饰工艺扎作”,用刨花、灯芯、瓜仁、芝麻、通草、稻草等作原材料,巧制成各种题材和灯型,其中有赛龙夺锦、龙门跃鲤、年丰岁稔、五谷丰登等各种形状的灯色、罗伞、人物组灯,工艺精湛,巧夺天工;第六截“武术、鼓乐大联盟”,表演各家拳术套路、刀枪棍棒、醒狮和传统的锣鼓柜、十番,锣鼓铿锵,金蝶飞舞,乐韵悠扬,一派万众同乐的景象。

上元秋色贺中秋

  南庄镇上元村地处佛山城郊,受佛山秋色习俗的影响,100多年前,已兴起秋色贺中秋的习俗。上元秋色于每年中秋节举行,由群众自己集资筹办。主要项目有舞火龙,秋色担头、车色故事、八音锣鼓柜、醒狮表演等,以舞火龙最具特色。上元村的火龙,用野生水仙花的梗作材料,用绳子捆扎成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的形状,龙身分成数十节,龙头、龙尾及龙身各节段扎上竹竿作把手,装上灯泡作龙眼。火龙起舞仪式十分隆重,按俗例,由长者主持,先祭龙头,在龙角插上一株民间用作驱邪的黄皮树叶,沿着龙头各部位插上点燃的香火,接着由村民在龙头、龙身、龙尾遍插香火,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一把把香火将火龙装扮好,200多名青少年一齐高高举着火龙的把竿,随着锣鼓节奏沿村耍舞,火光熠熠,轻烟弥漫,长长的火龙在锣鼓声中如腾云翻滚,气象万千,蔚为壮观。火龙之后,各组节目随后作精彩表演,铿锵欢快的八音锣鼓;《嫦娥奔月》、《仙姬送子》等神话传说故事为题材的车色;以假乱真的像生秋色担头;热闹风趣的醒狮大头佛表演等。队伍沿三个自然村巡游表演,使观众目不暇接。一年一度的秋色贺中秋,村民沉浸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之中,成为上元村最隆重的传统文化盛会。

  顺德、南海不少乡村,有中秋节烧番塔习俗,人们在空旷地用青砖碎瓦砌成高数尺的塔形,砖瓦之间留出空洞作通风火眼,中部留空,放入柴草,入夜举火燃烧,火光由塔尖冲出并以木糠撒向火中,红红的火星飞扬成公鸡尾状,名曰“烧番塔”。有兴旺之意。过去,民间曾流行八月十六“追月”习俗。清人陈子厚在《岭南杂事钞》序言记载: “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晚上,相约到公园赏月遊玩”以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思。

南海叠滘出秋景

  叠滘出秋景,清末民初为全盛时期,1924年八月十五出秋景,出游队伍长达2千米,开路队在真武行宫参神,而压阵队伍还在洙四里孔大宗。参加出游的村民不下1200人。按传统习俗,妇女不准参加秋色会景巡游,有节目是女性形象的,必须由男子反串,俗称男扮女装。按传统习俗,叠滘秋色会景游行分为六截:第一截,马色。一马夫牵一匹马,另一男子扮演梁红玉等荚雄女将,或西施等美人的故事。第二截,龙翔风翥。刺绣或粘砌的人物花鸟及亭台楼阁。第三截,车心。男扮女装,表演“乘车”中的嫦娥奔月等故事人物。第四截,地色或台色,展示以假乱真的秋色工艺品。第五截,扎作特艺灯色。用竹、纸、刨花芝蔴、通草瓜仁、米粒为原料的动物、瓜果,罗伞等灯色。第六截,武术、鼓乐大联盟。武术、十番、锣鼓柜压阵表演。由于地域隣近佛山,80年代开始,叠滘乡何广义堂十番队均参加佛山历届秋色盛会。

无龙不算秋色

  古老传闻,佛山民间舞龙最早起源于张槎大沙乡。据说有一年,大沙乡有一只凶恶的怪兽,时常于夜间出来糟蹋农作物,弄得连年失收。有位长老对大家说,狮子是吉祥之物,可以降服怪兽。于是大家用纸和布绘画狮子形象,披在头上扮作狮子,当怪兽出没时,擂起鼓冲向怪兽,怪兽果然害怕,转身逃跑。大沙乡民战胜了怪兽,于是在祠堂门口造了两只又高又大的石狮子把守着大门,据说石狮子还把作恶多端的怪兽狠狠地踩在地下,永远不得复出。这一年,大沙乡获得了大丰收。于是人们用野生水仙花或茭笋壳扎成龙形,名为“草龙”,孩童们在田基耍舞庆祝丰收,民间称之为“孩童耍乐”。又因狮子镇住了怪兽,成了神物,不能随意移动或耍舞,故大沙乡又立了一条“舞龙不舞狮”的乡规。自此,舞草龙庆丰收的习俗代代流传,也是佛山民间龙舞的原始形态。后来,大沙乡一带农村,在早稻收成后,用稻草扎龙,并将龙身加长,龙头、龙身插遍香火,选择晴朗之夜,以十数男子在田基耍舞,欢庆丰收。火光闪烁,翻腾游动,十分好看,这就是佛山民间最早的“火龙舞”。明清时期,舞火龙己成为民间庆丰收的娱乐习俗并广泛流传,成为大型民俗活动佛山秋色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故民间有“无龙不算秋色”之说。当时,南海县的南庄上元村,与佛山、石湾仅一河之隔,受佛山秋色习俗的影响,亦兴起“上元秋色贺中秋”习俗,其中火龙舞是上元秋色的主要项目。

无十番不算秋色

  十番,又称大十番。是传统民间音乐中的敲击乐,用10多种乐器反复演奏不同的曲牌。乐器有:高边锣、大文锣、二锣、翘心锣(别称芒锣、乳锣或凸肚脐锣,民间亦称铜鼓) 。单打、大钹、飞钹、大斑鼓、群鼓、沙鼓、响螺等10多种乐器反复地演奏,其中大班鼓、飞钹、二锣较为特别。大班鼓外形像珠江三角洲一带赛龙舟用的龙船鼓,鼓身由原条木头斫成,音式厚实;飞钹又名飞池,不按常规碰击,用绳子系着小钹,双手耍舞绳子,使两钹擦击发出“七、七的响声”,技法有单飞、双飞、左飞、右飞、反手飞、头上飞、翘手飞、阴飞、阳飞等。乐韵铿锵爽朗,气氛昂扬激越,热烈欢快;二锣大小与京小锣相仿,但音色清越无余音,锣的平面与斜面构成的角度明显比京小锣大,材质也不是“苏铜”。十番演奏的曲牌有《叫头》、《合鼓引》、《耍金钱》、《起板》、《长锣》等。十番又分“混十番”和“素十番”。

  佛山十番属于纯敲击乐演奏的“素十番”。民间除业余作娱乐外,又是一年一度民间秋色赛会的传统节目,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南海叠滘茶基村十番还在龙舟艇上表演,称之为“水上十番”,别有一番景致。“十番”始为北方民间音乐,据已故老艺人马聪师傅回忆,佛山十番是明清时期由安徽、江浙一带流落广东的艺人传授,经过民间的演奏,变革发展,成为具有佛山独特风格的民间音乐。清末民初,佛山民间十番音乐社十分活跃,许多铺都有业余十番会社,较有代表性的有普君圩的“日隆别墅”、“同义堂”;大基尾的“同乐堂”、“演义堂”、“善裕堂”、“明星影映”;鸭仔廊的“逖龙祖会”;以及石湾中窑的“紫竹山房”;南海叠滘乡的“何广义堂”等。20世纪30年代后,佛山民间十番活动开始衰落。建国初,佛山城区民间十番艺人仅余几人。1960年,佛山市文化馆邀请“明星影映”十番音乐社马聪师傅为市业余文工团教授十番技艺,后来市音乐工作者又在市第五小学校传授推广。南海叠滘乡何广义堂十番乐社,1935年曾应香港果菜行邀请,参加英皇银禧大典巡游。近年,何汉沛等老师傅以学校为基地,由几位老师傅亲自教授一批少年儿童学习十番飞钹技艺,还建立了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十番表演队伍,一批新人正在成长,传统的民间音乐十番得以传承。一直坚持活动至今,代代相传,传承近200年,除节日、神诞、喜庆活动必有十番外,逢民间出秋色必有十番成为习俗,故佛山民间中秋节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