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五”与“午”吴语中谐音,午时阳气最盛,故又有端阳和重午(五)之称。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于是人们纷纷避疫,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习俗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而乌镇是吴越之地,端午习俗更多的却是与伍子胥有关,伍子胥是春秋时吴国的大将。相传,他曾建议吴王阖间先立城治兵,后兴霸成王,为吴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夫差继承王位之后,伍子胥又辅佐其实现了称雄东南、争霸中原的伟业。后因他敢于直言相谏,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伍子胥死后,他的尸体被装人皮革所做的袋子投人江中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