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邯郸春节

  春节,就概念而言,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阴历年,也叫年。所以,过春节也叫过年。这种称呼方法不仅邯郸有,举凡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以及旅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基本上都使用这个称呼。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邯郸民间最喜庆、最浓烈的一个节日。

春节的由来

元旦以及端日等。关于春节的来历,在民间有多种说法。

  其一是说,“年”的最初概念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有了好的收成,是免不了要庆祝一番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欢度丰收的习俗。

  其二是说,“年”的最初概念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其三是说,“年”的概念来源于一种民间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叫“年”,体大如牛,独角长尾,长着血盆大口,行走如飞,经常出来祸害人类及牲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世间万物的和谐生长,天神对“年”进行了制裁,把它锁进深山,一年只允许出山一次。据说有一年的农历三十,“年”

  又出来为害,它到了一个地方,结果被门口高挂的大红灯笼吓跑了;又到了一个地方,结果又被门口张贴的大红对联吓跑了。人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每年都在年三十这一天披红挂绿,挂灯笼,点炮仗,穿新衣,点旺火,“年”再也不敢来了,人们都度过了过“年”的这一难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过年的习俗,进而访亲问友,邻里道贺,互祝新年,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化来。

  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多认为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应该来自农业,人们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中称:“‘年’,谷熟也”。

  《说文解字》也记载“年”是指“熟谷”,在甲骨文与金文中也是农作物成熟的形象。由此可见,春节和年的形成与原始农业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夏历的出现和形成也对年和春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一般认为,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其中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和社会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把公历的元月一日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