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名的由来,又因为人们在这天喜欢吃“元宵”。“元宵”,佛山人叫“汤圆”或“水圆”。汤圆的制作有多种多样,甜的、咸的、有馅的、无馅的,放汤的、隔水蒸的……馅料有豆沙、花生、芝麻、芋泥、红糖等等。虽然风味各异,但都是团圆的寓意和象征。
正月十五元宵节,同时又是民间的灯节。相传战国时代,鲁班营造宫殿的同时,就制作了宫灯。元宵观灯的习俗,据古籍记载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提倡佛法,敕令在元宵节点灯敬佛,开了元宵节放灯的先例,从此,京城和民间每年元宵都有放灯的活动。唐代,唐太宗在皇宫内举行观灯盛事。到唐玄宗时,已有隆重热闹的灯市,《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朝野金载》又论:这时京城“作灯轮高二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可见唐代元宵灯市规模之大。
到了宋朝,元宵灯市更是盛况空前,有以五色琉璃,甚至用白玉制成各种各样奇异的灯,如花果灯、动物灯。更有奇巧的龙舟、鳌山、亭台楼阁、灯塔、灯山、灯球、灯牌坊,闹市还有过街灯等。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有《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可见元宵灯市的热闹情景。唐代规定灯市三天,宋时五天,还出现了灯谜和杂耍技艺。明代朱元璋时、放灯时间延长至十夜。明、清两代灯市又增设了戏曲表演。
佛山俗例,正月初二开年后,花灯开始上市。《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载:“上元开灯宴,普君圩为灯市,灯之名状不一,其最多者曰茶灯,以极白纸为之,剔镂玲珑,光泄于外,生子者酬各庙及社,兼献茶果,因名茶灯;伐树之枝稠而杪平者为灯杆,缀莲花于枝头,多至百余朵,燃之如绛树琼葩;曰八角灯,中作大莲花,下缀花篮八面,环以璎珞;曰鱼灯、曰虾灯、曰蟾蜍灯、曰香瓜灯,则象形为之。曰折灯,可折而藏者。曰伞灯,可持而行者。自元旦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挚灯者鱼贯于道,通济桥边,胜门溪畔,弥望率灯客者矣!”可见灯市之丰富热烈。佛山元宵灯节习俗,兴起于明代。“灯”与“丁”谐音,灯节习俗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灯、开枝散叶、后继有人之寓意,故民间十分重视灯节,生育男丁者必买灯,未生育男丁者亦祈求生个男丁,家族中以多挂灯的大宅人家为荣。旧俗生女孩的则无需挂灯,也没有资格领取祠堂清明祭祖的“太公分猪肉”。民间习俗,凡有男孩子出生,俗称“添丁”。前一年有男丁出生之家,必须到灯市选购花灯。正月初四至十三挂灯,到本族祠堂行“开灯礼”,这是佛山地区普遍流行的“入族”仪式。开灯礼仪式包括:挂灯、祈福、请灯酒。
有新生男丁者,除在家中厅堂神前正中挂莲花灯、树头灯、或红灯笼,备烧肉、生果、酸姜、红鸡蛋酬神,还需到本族祠堂挂灯,举行“开灯礼”。以酸姜、红鸡蛋遍请乡亲父老,谓之“报丁”,俗称“开灯”,又称“庆灯”。南海区乡镇的开灯礼多选择初四至初十举行,当天,祠堂门口搭起“灯棚”,有男丁出生的人家在灯棚挂上灯笼;三水区挂灯习俗是用竹杆搭成门字形架,挂上一个点燃烛光的红灯笼。
“新丁”之家拿酒肉到祠堂供奉祖先。旧时,各户还筹集资金请道士(俗称“喃呒佬”)到附近观音庙或神庙请“神”回村,在祠堂为新丁祈福。
元宵灯会习俗沿袭至今,只是挂灯的内涵已随时代的进步有所变革。买灯、挂灯已不再是男丁的特权,女婴出生同样高高兴兴地挂灯,摆开灯酒。同时,一年一度的花灯会,群众更多的是出于赏灯,丰富和美化生活,也有借灯会举行村庆,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创造条件。
流传于佛山高明板村的元宵小踏青节,也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元宵情人节习俗。是日黎明前,村里的未婚姑娘早早起床,个个穿得光光鲜鲜,脚穿花木屐,手挽菜篮,成群结队到郊外踏青。在村外旷野,姑娘们尽情嬉戏玩乐。朝阳升起,各自挽起菜篮,到村里人的菜田,选拔一两棵自己认为最青绿,最中意的蔬菜放到自己菜篮,名曰“偷青”。有意中人的姑娘,便故意到意中人家的菜田偷青。这天,主人家并不计较别人偷菜。村里的男青年,这天借口防有人偷菜,早早就守在菜田。姑娘“偷青”时,青年男女借机找话题攀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便相约提亲或再约会。至中午时分,“偷青”告一段落,大家又集合在一起,由年纪最小的姑娘先行,轮番唱着踏青歌,沿村子大路走回家,踏青歌是这样唱的:“偷青偷青,偷到皇母罗斗檠。踏青踏青,踏到污泥洗干净,花屐好似莲瓣靓,脚带青过万年青。”人欢歌美,好一派妙趣的踏青风情。有进士麦锡良的夫人刘琼仙就此情此景题了诗句: “裙影逐鸦飞,红漆屐印肥,踏青人意适,吟咏春风归。”
高明区荷城街道南洲村委会的东、西、兴隆、塘肚四条自然村,每年正月十五举行一年一度的“行神”活动,村民抬着“大王公”的神舆(大王公传说是本族开村祖),上万人簇拥着沿村巡游,一路上醒狮开道,鸣放鞭炮,巡游到四方七寨,以“大王公”祖祠所在的塘肚村最为隆重热闹。这里有“佛山行通济,塘肚闹元宵”的俗语流传,可见其习俗的热闹程度,不逊色于正月十六佛山行通济。
按俗例,正月十五“行神”,为大王公抬神舆的必须是新婚的男子,本村符合条件的男子,每到元宵节,即使远在千里,也一定要回村来抬神舆,因为这个机会一生人只有一次,不可错过。神舆每到一个自然村为一站,村民夹道迎贺,香灯花烛,以及贡品一字排开,村民合掌祈福许愿,给大王公奉利是红包,手摸大王公神座龙椅的龙头,从神龛摸出两条“红带仔”,并将其中一条绑在自己手腕上,另一条给孙子。“红带仔”是一条长约二尺的红绸条,红带仔有两个含义:一是寓意长长久久,顺顺利利,有辟邪与祈福含意,绑了红带仔,可保身体健康,读书聪明;另一种是适从字意与谐音,成人男女绑带仔,意为生仔,有仔带;给小孙子绑带伃,寓意孙子再带来小弟弟,人丁兴旺,代代相传。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陆续外出工作,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每年元宵节这天,村民们都赶回家来,还邀请亲戚朋友一齐回村庆贺。这一天,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饭菜,只要进门来,主人一律热情接待,客人越多主人越高兴。此俗至今仍然流传。寓意顺利长久的红带仔,一元一条,作为吉祥物,人人可买。不少村民赠送亲戚朋友,往往过万条才能满足需要。所得收入作为捐献善款,全部用于公益事业。